•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0 14:18:31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广东
上证指数站上3700点,为什么我手上的“固收+”基金在跌

近期权益市场迎来了持续的上涨,时隔多年终于站上了3700点,甚至有许多老股民重新开启了自己“封尘已久”的股票账户。

然而有些投资者发现,自己手头上的“固收+”基金不仅没有涨,反而还跌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固收+”基金虽然都是以股债配置为核心,但是股债的配置比例、“+”部分的风格及策略,都会因基金经理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

近期股市上涨,相对应债市则是表现出持续的弱势,股债跷跷板效应非常明显。

你手上的“固收+”基金在跌,很可能是因为它本身定位为低波动型产品,权益仓位不高,因此净值受债券资产波动的影响较大。

表:全市场不同权益仓位“固收+”基金业绩表现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5年8月18日。股票+转债仓位为2025年二季度仓位,基金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未来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那么投资者会疑问,既然现在权益市场那么火热,为什么基金经理不提高权益资产的比例?

实际上,基金经理一方面要忠于产品风格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也更多是从中长期视角进行配置。从不同股、债比例的组合业绩走势看,随着权益资产比例的提升,组合的波动性也会有所加大。

因此基金经理进行操作的调整,往往都会比较谨慎,在持续跟踪和观察确定市场变化具有可持续性后,才会进行调整。毕竟对于基金经理而言,管理组合是投资并非投机。

图:近五年不同股债比例组合业绩走势

资料来源:WIND,数据自2020年8月19日至2025年8月18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那手上“固收+”基金还在跌,还能持有吗?现在还能买吗?如果明确了产品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权益类资产仓位较低而受到债市波动影响,那么其实可以不必太担心。

从历年债市大幅下跌的原因看,最主要的原因一个就是经济的持续上行,一个就是资金面的大幅收紧。

表:历年债市大跌原因

短期来看,债市可能不太顺利。因为债券的利息收益比较低,大家对市场的风吹草动更加敏感,再加上现在大家更愿意去炒股等高风险资产,债券市场可能会继续受到一些冷落。

接下来要特别关注两点:一是资金是否继续从债市撤出,二是未来一些重要事件(比如政策变化、经济数据发布)对债市的影响。

中长期来看,债券市场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目前来看,经济并没有出现特别大变化,物价虽然有回暖迹象,但还没有真正带动整体价格上涨。而且,央行仍然在努力维持市场资金的充裕状态,这对债市是个好消息。

虽然有些资金从存款转移到了股市,但机构投资者对债券的配置需求还在,特别是随着利率慢慢上升,债券的利息回报也在变好,市场还没到明显看空的地步。

因此,当前债市下跌更多是调整而非转向,正如前几年债市出现较大跌幅后,往往都会回归到上涨行情。况且,从过往数据看,权益仓位较低的“固收+”基金,整体回撤控制能力是相对出色的。

对于低波动“固收+”基金而言,净值修复的时间一般也较快,因此可以拉长持有周期,来应对短期的波动。

表:全市场不同权益仓位“固收+”基金回撤情况

资料来源:WIND,截至2025年8月18日。股票+转债仓位为2025年二季度仓位,基金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也不构成未来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须谨慎

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市场变化是常态,产品净值难免会受到影响而产生波动,但是只要把握住正确的方向,耐心持有,总会能见到成果的。

$广发鑫和A(OTCFUND|004750)$$广发鑫和C(OTCFUND|004751)$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文章来源:牛基投资社

$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A(OTCFUND|003376)$$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C(OTCFUND|003377)$$广发中债7-10年国开债指数E(OTCFUND|011062)$$广发双债添利债券E(OTCFUND|009267)$$广发双债添利债券A(OTCFUND|270044)$$广发双债添利债券C(OTCFUND|270045)$$广发景宁债券A(OTCFUND|000037)$$广发景宁债券C(OTCFUND|013449)$

风险提示:本资料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和获奖情况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