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上周五的市场延续调整,然后量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收缩量了,大概 3000 多亿,回落到了 1.6 万亿左右。从全周维度看,上周的市场整体是冲高回落,万得全 a 指数周线收了一根阴线,结束了之前的五连阳,但是量能从全周维度看还是维持在1.8 万亿左右。周五在周四下跌这种背景下并没有出现一个非常强势的修复,但也算是一个大幅调整后正常的一个情绪沉淀,市场情绪还算是比较稳定的。
周四跌幅较大的周期方向出现一定企稳,而周四相对抗跌的科技方向则有调整补跌。目前判断行情仍处于良性整固阶段,未显现明显风险,但需关注量能收缩——这一现象反映市场自发进攻动力减弱,场外资金入场节奏有所放缓。这种情况下,需要主力资金进一步引导;若缺乏强力引导,市场大概率会寻求下方支撑位,进入震荡整理阶段。
短期市场风险点
短期来看,市场风险点可能仍在于中美关系。这个此前我们曾提及但未详述,进口俄罗斯原油可能引发次级关税问题,这是市场担忧的隐忧之一。包括近期对H20的审查,或也与此存在关联。
整体来看,中美关系存在一些不安因素,但鉴于特朗普此前表示后续将访问中国,预计访问前双方会保持一定克制,暂不会出现重大风险,因此这一风险尚未达到影响当前整体行情的程度。不过,我们会持续密切跟踪中美关系的变化与进展。如果说看到风险有升级的这种迹象,我们还是会及时地去进行提示的。
美国7月非农低于预期的影响
整个周末消息面偏中性。海外市场中,美国7月非农数据是关注焦点,该数据不仅低于预期,前两个月的数据还被大幅下修(幅度接近小数点移动一位),调整力度较为显著。
受此影响,美股周五反应激烈,跌幅较大,市场先行演绎衰退交易,对经济衰退风险进行定价。不过,美股此前已持续上涨较长时间,借此次非农数据进行调整以释放风险,未必是坏事。且从后续来看,数据表现不佳使得9月份降息的概率明显提升。
在一次性消化衰退风险的交易后,市场接下来可能会转向交易降息预期,因此美股在释放完风险后,整体风险或不会太大。对美股交易者而言,其实对美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已基本不再关注,因为其数据存在明显的造假问题,这并非首次发生,所以真正专业的美股参与者不会依赖这类统计数据。当然,这些数据作为影响市场情绪的指标,偶尔关注一下也无妨,但如果要真正分析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建议更多从微观层面,比如企业层面进行观察。
周五美元相应走弱,这对全球非美风险资产而言或是利好。此前我们曾提及,美元回升可视为全球非美风险资产的一个风险点,因市场此前一直演绎着全球配置资金流出美股的逻辑。不过,近期美元升值后,这一逻辑受到一定冲击;而若美元维持在弱势区间,该逻辑则仍可延续,我们也能继续期待全球配置资金流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再平衡。整体我觉得这个数据对A股并不算一个明显的利空。
新发债券恢复增收增值税的影响
国内方面,市场可能较为关注债券领域的一则消息:后续新发的国债、地方债和金融债,其利息将恢复征收增值税(此前这部分增值税是免征的)。这一调整显然会对国家财政形成补充,但对新发的上述品种债券而言属于利空;相应地,由于老券仍继续享受增值税豁免,因此对老券构成一定利好。
整体来看,这一变化对债市的影响可能有限,但市场存在相关预期——债市可能会有部分资金因此流入股市,尤其是与利率品种相关性更高的红利股,从边际效应来看,这对股市算是偏利好的消息。
关注国常会提出的“人工智能+”
上周五板块中,环保、传媒和轻工表现相对较好,但这些板块缺乏明确的主线逻辑支撑,更多是受一些零散信息推动。科技板块未能带头引领市场反弹,这一点略低于预期。因为周四晚间我们曾判断,若周五市场存在反包机会,科技板块大概率会成为引领者,然而周五科技板块反而呈现出兑现态势。不过,科技板块内部并非全线下行,其中AI应用和液冷相关领域表现稍强。
从全周表现来看,医药生物、通信和传媒板块领涨,这三个板块实则代表了创新药与AI两条主线;而偏周期的煤炭、有色和地产板块则处于领跌位置。往后看,在结构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AI相关方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四晚间国常会提出的“人工智能+”,尽管当前市场关注度或许不高,但已有部分市场参与者将其与2015年的“互联网+”相联想。
这意味着,后续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限于基础设施建设,还可能涉及国产算力领域;同时,AI应用有望全面铺开,而“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赋能效应也将延伸至更多行业,除了较易联想到的机器人、智能驾驶领域,甚至在制药、创新药等方向,AI的赋能也可能会愈发显著。从一个偏中期的视角看,我们觉得这个应该还是市场主要的一个主线之一。
反内卷或会继续缩圈
“反内卷”后续应会继续缩圈。经过此次政治局会议,市场已逐渐意识到,上层真正关注的是类似“新三样”这样的行业——其产能过剩的消化与整体扭亏为盈是核心关注点,而非将“反内卷”扩圈至全部传统产业,或追求更广泛的PPI回升。因此,“反内卷”这一投资方向可能会进入缩圈阶段,需在其中寻找确定性最强的领域布局,而非对所有存在落后产能的产业进行全面炒作。
配置建议
在整体配置结构上,我们建议以科技方向为主,尤其要提高对AI方向的重视。此外,此前我们较为看好的科技底层领域(如半导体)以及军工等板块,在8月份仍具有较强的配置价值。
同步一下我的实盘发车计划
# 最近一次发车时间:8月1日
# 发车数量:1车
# 跟投:5000元

# 发车组合: $万家非凡新质驱动$
# 组合行业配置思路如下:
Tier 1:政策与产业趋势共振,产业发展较成熟,有成建制的投资标的,如AI算力与应用、创新药、半导体国产化、新能源、高端制造等
Tier 2:产业处于较早期阶段,但具备确定性或空间巨大,开始形成产业链,如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等
Tier 3:处于偏概念阶段,市场以主题投资为主,如量子技术
# 整体发车规划:
我们将综合考量股债性价比、A股的估值周期,以及技术面的短期偏离度等定量指标,与定性研判相结合,采用每周不定期发车模式,分批投入,在1-3年左右时间内完成一轮发车计划,带大家一起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成果。
具体发车规划如下:
播种区:恐慌时更兴奋,把握“天时”,更多地撒种子(每周发2车,买入权益类组合)
耕作区:努力耕耘,在平淡中积累超额收益(每周发1车,买入权益类组合)
收获区:分批兑现,为下一次播种留出种子(不发车或止盈,转入货币、固收类组合)
大家可以点击一下这里的链接 $万家非凡新质驱动$,然后【订阅】一下我们的发车提醒,每次发车都能收到短信提醒。

最后,还是感谢各位基友的支持,继1季度入选天天社区【热心圈友榜】之后,2季度再度上榜。未来,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为大家输出有价值、接地气的观点。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个人观点不作为投资依据。万家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提供基金投资顾问服务,但不保证投顾账户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组合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万家基金提醒投资者接受基金投资顾问服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投资者应结合自身的投资经历、风险承受能力、资产配置需要做出投资决策,投顾账户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为其他客户创造的收益,并不构成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组合策略的风险特征与单只基金的风险特征存在差异。投资需谨慎。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基金投资顾问机构存在因试点资格被取消不能继续提供服务的风险。
#八月基金投资策略##医保新政:创新药首发高价获支持##7月投资总结:我的收益如何了?##国务院:通过“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收息族集合#
$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4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