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创新药延续强势,消息面上,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
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持续高歌猛进,相关指数较大盘跑出明显的超额增长。8月1日,创新药延续强势,消息面上,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这一轮创新药板块上涨的主要逻辑是什么?行情走到了哪个阶段?
最近医药表现远超大盘,请分析一下原因,以及怎么看下半年医药行情?
今年以来医药尤其是创新药板块强势跑赢大盘,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从季报数据看,企业业绩亮眼,临床研发进展顺利;
其次,国家政策持续加码,包括医保、以及后续可能在商保上的政策增量;
第三,创新药的海外授权、出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今年三生制药超10亿美元的交易单,成功实现大额海外授权,标志着国产创新药正快速跻身全球市场,彰显了我国国产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除创新药板外,CXO板块同步走强,与创新药关联度较高受益于创新药产业链,以及前期跌幅较大的估值修复。(个股信息仅作为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预计下半年医药行情大概率延续上半年的趋势,以创新药为核心主线,由于创新药崛起且处于快速发展期,临床管线等展示出强竞争力,出海合作空间广阔,很多产品还处于放量阶段;政策支持力度大,企业业绩具备持续增长潜力,长期趋势向好;除了创新药,其他像创新器械可能受益于审批加速和医保支付改善等政策加码、CXO板块有望随投融资回暖而修复。
总之,我们整体看好医药板块投资机会,但内部分化或将延续,建议重点关注创新药、CXO及创新器械等优势领域,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成长逻辑。
目前我国的创新药研发是不是已经追上了国际第一梯队,未来有没有机会进一步超越?
创新药的研发主要分两大块,一块是靶点的发现,属于科学层面的;另一块是制药工艺,工程化制药,属于技术层面。
我国在靶点研究探索方面,与欧美等国家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工程化制药技术(如单抗、双抗等)上已接近甚至局部超越,尤其在临床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优势。整体来说,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快速的赶超过程中。
创新药有很多的畅销品种如PD-1、CAR-T等,哪一些细分更有潜力?
目前创新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全球创新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抗肿瘤类、代谢类(减肥)和自身免疫类(比如湿疹、一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像肿瘤免疫的PD-1,单一产品在全球销售超300亿美元,以及一些出海的公司,都是具备领先于现有标准疗法的临床数据、明确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企业更值得关注。创新药投资已进入全球化竞争阶段,需综合评估企业的临床管线、研发实力与国际拓展能力。
AI赋能研发对创新药行业有哪些影响?
我认为AI在创新药研发中主要作为效率工具,帮助加速药物筛选,本质上仍是辅助手段,更多的还是要依靠专业研发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AI的优势在于提升研发速度和降低成本,比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实验设计或预测分子活性。然而,药物研发的核心仍依赖科学家对疾病机制的理解和临床经验的积累,AI无法独立完成前瞻性决策。因此,行业应理性看待AI的作用,既利用其技术优势,又不过度神话,最终创新突破仍取决于研发团队的能力和策略。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研发进程会不会影响创新药板块?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技术确实具有革命性潜力,尤其在医疗领域可能为行动障碍患者(如中风瘫痪者)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看好其发展前景。国内也有一些映射,但国内脑机接口企业目前主要集中在非侵入式技术,且临床进展处于较早期阶段,长期来看,该技术在医疗康复、行动障碍辅助等领域前景广阔。不过,当前距离大规模临床应用仍有距离,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其商业化进程。该技术不会直接替代创新药,而是可能成为医疗科技的重要补充方向。
(以上观点内容来源于创金合信医疗保健股票基金、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发起式基金经理皮劲松,上述观点、看法、思路根据截至当前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变化,个股/基金信息仅作为示例,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投资目标,对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创金合信全球医药生物股票发起(QDII)C(OTCFUND|018156)$
$创金合信医药优选3个月持有混合C(OTCFUND|015571)$

#投资#
#基金#
#医保新政:创新药首发高价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