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7月31日,指数午后集体走低,三大股指均跌超1%。盘面上,AI算力相关股集体走强,液冷服务器方向领涨,医药股集体活跃,钢铁板块全天回调,煤炭股走低,油气开采板块走弱。总体来看,个股呈普跌态势,下跌个股超42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9360亿,较昨日放量918亿。
截止收盘,沪指跌1.18%,报3573.21点;深成指跌1.73%,报11009.77点;创指跌1.66%,报2328.31点。
板块上,互联网、教育、软件等板块涨幅居前,钢铁、保险、房地产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大盘震荡走低,三大指数集体回调,沪指跌破5日以及10日均线的支撑。盘面上资金面呈现显著的高低切换特征,短期获利盘资金集中出逃,加剧了市场分化。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新订单与出口订单同步收缩,经济数据的疲软进一步扰动市场情绪,导致资金风险偏好快速下降。即将步入8月,市场或将进入短期的政策真空期以及中报业绩披露的密集期,指数的结构性行情特征或将更加明显。
中长期维度来看,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预计三季度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的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阶段性高点。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 港股 —
7月31日,港股三大指数延续调整。盘面上,周期性行业大面积下挫,地产股普跌,AI概念股逆势走强。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1.6%报24773.33点;恒生科技指数跌0.69%报5453.14点;恒生国企指数跌1.72%报8882.95点。大市成交3206.33亿港元,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131.26亿港元。
板块上,半导体、传媒、软件服务等板块涨幅居前,钢铁、电气设备、耐用消费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全线下跌,恒生指数失守25000点关口,恒生科技指数午后再度走弱,录得6连跌。海外方面,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美联储主席对于未来政策路径的表态,导致市场对于美联储年内降息的预期降温。
随着中美关系边际改善、美国经济韧性尚存、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修复,流动性宽裕的大逻辑未发生显著变化,港股估值性价比凸显。在负面预期逐渐消化、业绩期来临之际,南下资金持续净流入,主力布局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这也是在红利缩圈背景下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扩圈的配置路径之一。后续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恒生前海港股通价值混合C(OTCFUND|022694)$
— 债市 —
7月31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上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57%报119.120元,10年期主力合约涨0.17%报108.485元,5年期主力合约涨0.08%报105.725元,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报102.352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7月31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83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投标量2832亿元,中标量2832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3310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478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上行7.5BP报1.392%;7天期下行0.4BP报1.497%;14天期下行7.4BP报1.546%;1个月期持平报1.55%。
由于7月PMI数据不及预期,叠加风险资产大跌提振债市情绪,今日国债期货全线收涨,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央行在公开市场转为净回笼,不过对银行间资金面冲击不大,隔夜回购利率温和上行,非银融资成本相对稍高。中美贸易谈判和政治局会议落地,无明显增量利空,债市隐忧渐消退,后续仍需关注7月更多宏观数据指标。
$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C(OTCFUND|01984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7月31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