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国泰基金吴可凡。
最近几天,创新药行情再度拉升,SHS创新药指数近1年涨幅达82.52%(注1),很多投资者朋友表示有点“恐高”,但是又担心“卖飞”。本轮创新药行情的逻辑是什么?后续怎么看?我们一起看看。
最近几个月创新药持续走强,包括这两天再度爆发,主要是受到BD交易大单的催化。
此前三生制药、中国生物制药斩获海外大单,点燃了创新药行情;7月28日,恒瑞医药与GSK达成最高125亿美元BD协议。(注2)医药龙头再报BD大单有助于让市场认知到大型药企强大的研发和项目转化能力,有望在创新药出海过程中有出色表现,所以拉动了板块上行。
当前BD交易已成为我国创新药出海的重要途径,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药企共完成94笔对海外的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达到519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金额已突破608亿美元,超过去年全年,全年增速有望达到近年高位。而且交易模式正朝着平台型授权和深度临床协同的方向演进,这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出海进入了更高质量、更具规模的发展阶段。
展望后市,创新药行业主要的催化因素有三方面:国际学术会议数据读出、政策有力支持以及创新药出海。
国际学术会议方面,近期预计WCLC(世界肺癌大会)、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标题会公布,本周众多国产创新药公司均上了口头报告,同时后续摘要发布和LBA更新值得关注。后续还有ASH、SABCS、ERS等国际学术会议召开,高质量临床数据读出有望产生持续催化。
政策方面,近日,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四场,提出将充分发挥医保数据资源优势支持创新药研发立项,鼓励医药企业拓展创新宽度和深度,避免行业过度内卷等。后续随着商保创新药目录推进、医保支付天花板提升,国内创新药价值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出海方面,我国创新药出海交易形态正在从传统单产品授权逐步向平台型授权、组合交易和深度临床协同方向演进,反映出我国创新药在管线结构、数据质量和海外注册能力上显著提升。未来国外医药巨头多个主力品种面临专利悬崖,考虑性价比和效率,中国资产仍是首选,创新药出海有望继续拓展。
大家如果想借基布局创新药,或许可以关注一下$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4118)$$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4117)$。这个产品紧密跟踪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覆盖A股、港股通等优质创新药企,全线覆盖创新药研发、生产、商业化等各环节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化学制药、生物制品等细分领域,或有助于规避单一技术路线失败风险,相对全面地反映创新药产业整体表现。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如果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互动。
$国泰创新医疗混合发起A(OTCFUND|018159)$$国泰创新医疗混合发起C(OTCFUND|018160)$
#国家育儿补贴每人年补3600元##创新药再度爆发!CRO领涨##情深意切!基民给基金经理的一封信##香港《稳定币条例》本周正式生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AI股热度飙升#
注1: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4.7.30-2025.7.29,SHS创新药(931409.CSI)指数历史涨跌幅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也不预示相关基金业绩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注2:提及个股仅作为行业基本面说明,非个股推荐,不构成投资建议和承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国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联接C基金成立于2021.11.22。自成立以来-2025上半年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6.51/-7.43,-19.32/-21.10,-12.70/-13.83,-15.22/-15.33,24.38/23.63。业绩比较基准: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收益率*95%+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目标ETF为股票型指数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主要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经理(历任):梁杏(20211122至今)。
风险提示:本材料由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本材料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法律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在投资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风险揭示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材料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承诺。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