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点评:
本周A股收涨,创业板指涨幅领先,多数板块均收涨,市场情绪较热。分板块看,建筑材料、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板块领涨,银行、通信、公用事业等板块收跌。本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举办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超万亿工程总投资有望逐步拉动区域工程、交通、电力等相关产业投资,基建相关板块本周表现活跃。反内卷政策继续强化,市场期待后续供给侧政策落地,有望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煤炭、石油石化、基础化工、钢铁、建材、建筑等板块本周均有表现。半导体方面,本周半导体设备和国产算力芯片板块均有表现,受益于AI需求旺盛,产业链关注度持续高位,国内算力芯片继续突破攻坚,相关标的周五反弹幅度较大。
下周展望:
近两周A股市场屡创新高,市场情绪明显回温,国内反内卷政策催化、雅鲁藏布江基建计划实施,市场交易国内基本面复苏主线,商品以及A股等风险资产显著上涨。短期来看,市场交易重心仍将沿着政策落地预期与中报业绩验证方向,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或成短期市场情绪的分水岭。中长期维度来看,市场仍存在一些预期差,如短期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资金持续流入及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等,预计三季度市场将开启下一阶段的上涨行情,并有望突破阶段性高点。行业配置方面,建议关注部分政策催化下基本面存在积极变化预期的新方向,2025年或仍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伴随外部扰动的缓和,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将上移,建议持续关注科技、消费、高端制造、医药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本周点评:
本周港股收涨,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均收涨,多数板块上涨,市场情绪及交易热度提升。分板块看,造纸与包装、建材、半导体、工业贸易与综合等板块收涨,传媒、纺织服装、电信服务、银行等板块下跌。雅下水电工程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共建设5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1.2万亿元,消息一经发布,顺周期板块以及大宗商品大涨,相关性最强的民爆、水泥、建筑、设备等主要方向均大幅上涨,并且带动基建相关板块本周关注度提升。反内卷政策方面,当前供给侧改革已升级为“反内卷+供给优化”新范式,可能会带来终端利润的好转,经由下游供给减少带动上游价格下跌渠道,形成产业利润向下游转移,头部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有望开启上行周期,周期性方向本周表现突出,包括造纸与包装、建材等板块。
下周展望:
随着中美关系边际改善、美国经济韧性尚存、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持续修复,流动性宽裕的大逻辑未发生显著变化,港股估值性价比凸显。过去一段时间港股涨幅滞后,在负面预期逐渐消化、业绩期来临之际,南下资金持续净流入,主力布局互联网头部企业等估值合理的优质蓝筹,这也是在红利缩圈背景下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扩圈的配置路径之一。后续应继续对中美政策经济周期保持关注,一旦中美均启动降息、财政政策加码,则港股核心资产或有极大的向上弹性。资金流入方向上,除了高股息呈现继续流入,新消费、科技也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展望未来,2025年下半年港股投资机会将继续扩散,重点关注以互联网科技、医药、新消费为代表的广义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

本周点评: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有17268亿元逆回购和2000亿元MLF到期,全周净投放2350亿元。本周债券市场呈现震荡走势,前期债市受政策预期影响出现回调,但随后部分时间点的资金宽松对短端债券形成一定支撑。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6%-1.7%区间波动,整体表现相对温和。资金面整体呈现宽松态势,DR007的利率呈现波动,但整体维持在1.5%左右。宏观经济数据方面,中国制造业PMI数据表现疲软,截至7月31日,制造业PMI为49.4%。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达10.8%,反映经济活动有回暖迹象,但内需修复仍显缓慢。
本周雅江水电站等基建项目的启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权益市场反应积极,由于股债跷跷板效应,也对债市带来一定的回调压力。中长期利率债市场出现了部分悲观情绪,特别是长端和超长端上行幅度较明显。
下周展望:
下周债市将关注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及经济形势会议是否会有新的政策信号。从资金面来看,短期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7月底的重要会议可能释放出对经济的进一步支持信号,也可能选择观望,这将直接影响市场预期。同时继续关注“股债跷跷板效应”,关注股市表现对利率市场的影响。
$恒生前海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OTCFUND|019841)$
风险提示:资讯来源:WIND,截至20250725。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