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国际形势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港股变成了中资和外资博弈的关键场地,战略地位变得越来越复杂。港股的“分子端”聚集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中国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表现和中国整体经济息息相关。而“分母端”的估值则与美元流动性有很大关系,这也让港股的走势在特朗普时代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关于港股未来的投资机会,关键词我认为可以总结为,消费+科技。
港股的消费板块,主要是以“港股三姐妹”为代表。
这波港股消费股上涨的最大逻辑就是悦己。Z时代对情绪价值的重视,不仅重塑了消费市场的格局,也推动着品牌不断创新,从单纯的商品交易转向情感联结的构建。某潮玩品牌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其盲盒产品以不确定的惊喜感,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旗下众多 IP 形象,凭借独特设计和丰富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而港股的科技企业,聚集了一批中国科技核心资产,被称为“东方硅谷”,有望受益国内科技创新和美联储新一轮降息周期。
有一家以科技产品著称的公司,正在全力构建智能硬件生态圈,让AI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生态圈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基石,在智能硬件产品端实现设备互联,形成 “全屋智能”闭环。随着造车生态的加入,“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闭环完成,让用户尽享 AI 时代智能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港股科技目前科技股的短期调整已较充分,而科技板块的长期趋势不改。从战略角度看,当前国产替代、自主可控趋势是主流,国家战略部署中明确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技术角度看,当前 AI 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细分赛道的技术快速迭代,商业化模式逐渐清晰,政策、技术双轮驱动下未来具备较大成长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市场回暖,不少内地企业纷纷披露赴港上市计划,“A+H”上市呈现加速态势。去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表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赴港上市。据中金公司统计,自去年9月美的港股上市以来,已有8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IPO融资规模981.1亿港元,其中不乏行业龙头,且后续仍有近50家A股上市公司计划赴港上市。在中国资产重估的大背景下,港股的整体表现或将持续受益于优质企业上市及增量资金涌入。

来源:中金公司
后市来看,港股分子端看国内,分母端看海外,港股科技分子端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和科技创新动力,分母端受益于后续美联储可能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此外,优质标的登陆联交所也有望改善港股市场结构,形成企业与资金的正循环。
港股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还是值得我们持续去重点关注的。至于港股的消费板块,我认为短期来看,确实估值较高会有一定风险,不过新消费赛道依然火爆,大家可以持续关注回调时的投资机会。
$国泰消费优选股票(OTCFUND|005970)$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C(OTCFUND|015740)$ $富国全球消费精选混合(QDII)人民币C(OTCFUND|012062)$ $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21031)$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22365)$ $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5)$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联接A(OTCFUND|015739)$ $招商中证银行AH价格优选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6573)$ $永赢数字经济智选混合发起C(OTCFUND|018123)$ $天弘恒生科技指数(QDII)C(OTCFUND|012349)$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第一批试点工作开展# #工信部部署AI赋能工业革命!利好算力?# #BD交易狂飙!中国创新药席卷全球# #英伟达市值再登全球第一# #稳定币站上风口! 数字货币概念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