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新能源龙头企业成功登陆港股市场,其IPO融资规模引发市场高度关注。此外多家半导体公司也传出拟赴港二次上市的消息。从中可以窥见,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潮”正在加速上演。为何“A+H”模式如此受青睐呢?
“A+H”模式热度高涨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港热潮持续升温。据公司公告及递表情况统计,截至5月5日,有46家A股公司拟赴港上市。其中,已向港交所递表并获得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的A股公司有7家。此外,还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将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目的地转向港交所。从以上拟赴港上市的A股公司来看,多为消费品公司、科技企业。
“A+H”模式何以火热?
“A+H”模式火热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推动。近年来,内地和香港两地监管部门不断推出利好“A+H”新政策。就在近期,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发出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将为符合条件的 A 股公司开辟快速审核通道。
企业自身发展战略选择也是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一大原因。“A+H”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除此之外,港股再融资机制对A股公司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港股的融资审批流程相对简化,融资效率较高。
A股公司赴港热潮有望延续
在新能源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下,预计后续将有更多A股其他企业赴港上市,港股“含科量”、优质上市公司数量有望进一步抬升。对投资者而言,企业在两地上市也为其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不过投资者也需结合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据中信证券预计,A股公司的港股发行潮将发生在2025年下半年,建议关注A+H两地上市浪潮带来的A股资产港股重估的阶段性机遇。
总的来说,近年来“A+H”上市模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既离不开政策利好推动,也有企业强化全球化布局的需要。这一模式有望在未来继续延续,投资者可关注其中的投资机会。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鹏华永诚一年定开债券(OTCFUND|000053)$$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OTCFUND|0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