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我们辛辛苦苦上班,一年工资收入也就七八万。但是有人拿着200万存银行,哪怕年化只赚个3%,也有6万块。人家只是账户动了动——就把我们的劳动收入替代掉了。
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靠资本赚钱或替代劳动,会容易很多。所以有钱的人,往往会变得更有钱。
因此,存钱的目标只有一个,完成原始积累。

原始积累,不是指攒了多少钱。而是你是否打破了原有的收入天花板,进入了“系统产出”的阶段。你可能每月收入一万多,但如果这些钱全靠时间堆出来,一旦停工就断粮,这就不是原始积累,只是暂时高薪。真正的原始积累,要有可持续的现金流,打破了个人劳动力的边界,开始让工具、平台、内容或他人的时间为你工作。
普通人常常为了买一样东西去存钱,所以一直陷入「存钱-花钱」的循环中,永远无法完成原始积累。大多数人只是把钱存在银行或用掉,不是让钱为我们工作。
如果你有200万本金,年化3%的利率,就可以实现每个月6000的补充收入。用来支付一人基础伙食费,或承担物业+水电+保险。能带来增值的消费,都是非理性得。
消费的时候,我们要意识到每一笔花出去的钱,都可能错过了让钱自己生钱。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储蓄目标,先存后花。每个月收入,先存一部分钱,这部分钱就是原始积累。

原始资本积累的核心在于“强制储蓄+理性消费+复利增值”。初期以强制储蓄为主,逐步引入理财工具提升收益,同时通过心理策略保持储蓄动力。例如,月薪5000元者可执行“20%强制储蓄+52周存钱法”,年储蓄可达1.5万-2万元,配合基金定投,5年后本金与收益或超10万元。关键在于坚持纪律,避免短期诱惑,让储蓄成为习惯而非负担。

本次绩效收入配置如下:
日常开销:10%(存于微信零钱)
现金:20%(存于银行)
灵活理财:40%(组合—似水流年货币加)
稳健增值:15%(组合—岁月静好低波固收)
长期收益:10%(组合—行稳致远高波固收)
收益对冲:5%(组合—时光慢旅全天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