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的小伙伴,最扎心的莫过于看着基金净值像坐滑梯一样往下掉。这时候,大家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基金经理到底靠不靠谱?基金净值回撤大,和基金经理到底有没有关系?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事儿。#降息!LPR集体下调#
先给不太懂行的小伙伴解释下,啥叫基金净值回撤。简单来说,就是基金从曾经的最高净值,跌到当下净值的跌幅。假如你买的基金,净值最高涨到过2块,结果现在跌到了1.5块,那回撤幅度就是(2 - 1.5)÷2 = 25% 。这就好比你坐过山车,刚冲上了高峰,结果又急速下降,这心里的落差,别提多大了。
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激进还是保守?
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对基金净值回撤影响可不小。市场上的基金经理,风格各不相同,有的像勇猛的战士,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投资风格相当激进;有的则像谨慎的谋士,更倾向于稳健投资,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
比如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特别喜欢投资那些有高成长潜力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处于新兴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但不确定性也高。就拿科技股来说,前几年新能源、人工智能概念大火的时候,不少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重仓相关股票,基金净值一路飙升。可一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或者市场风向转变,这些股票价格就会大幅下跌,基金净值回撤自然也大。像2021年,半导体板块经历了一轮调整,不少重仓半导体股票的成长型基金,净值回撤超过了30%。
相反,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偏爱那些被市场低估、业绩稳定的公司,投资风格相对保守。他们更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估值,追求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这类基金在市场下跌时,回撤往往相对较小。因为被低估的公司,本身就有一定的安全边际,即使市场环境不好,股价下跌的空间也有限。不过,在市场快速上涨的时候,这类基金的涨幅可能也不如成长风格的基金。
资产配置能力: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就像一个出色的厨师,懂得如何搭配食材,做出美味又营养的“投资大餐”。合理的资产配置,是控制基金净值回撤的关键。如果基金经理把所有资金都集中投资在某一个行业或某几只股票上,就好比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这个行业或这些股票出问题,基金净值就会遭受重创。
2025年初,算力板块出现波动,宏利转型机遇A基金因为持仓清一色集中于算力、CPO领域 ,新易盛、太辰光、中际旭创等持仓占比可观,导致基金净值随相关股票下跌而大幅缩水。这就是资产配置过于集中的典型案例。
而那些擅长资产配置的基金经理,会在不同资产类别、不同行业之间进行分散投资。比如,他们会同时配置股票、债券、现金等资产,在股票投资上,也会分散到消费、医药、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这样一来,即使某个行业表现不佳,其他行业的投资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基金净值的回撤幅度。
市场判断与择时能力:何时进场,何时退场?
市场就像一个情绪多变的孩子,时而兴奋高涨,时而低落消沉。基金经理想要控制好基金净值回撤,就必须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准确判断市场走势,把握好进场和退场的时机。
有些基金经理对市场环境、宏观择时比较擅长,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他们能及时调仓、减仓,避免净值出现大跌。比如在2020年初疫情爆发,市场大幅下跌之前,就有部分基金经理提前降低了股票仓位,成功躲过了一劫,基金净值回撤控制在较小范围内。$鹏华医药科技股票C$
然而,想要准确把握市场时机,谈何容易。市场变化莫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很多基金经理在市场上涨的时候,舍不得减仓,希望能赚得更多;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又心存侥幸,没有及时止损。结果,基金净值随着市场的波动大幅回撤。就像2022年,市场整体处于熊市,不少基金经理没能及时调整策略,导致基金净值跌幅较大。
总结
基金净值回撤大,和基金经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资产配置能力、市场判断与择时能力,都会直接影响基金的业绩表现和净值回撤幅度。当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投资基金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短期业绩,还要综合考虑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历史业绩、回撤控制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选择一个投资理念与自己相符、投资能力出色的基金经理,才能在基金投资的道路上,少一些波折,多一些收获。@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精华君 @天天话题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