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指数,初见便似乎将指数特征写在了名片上,“恒生+科技”。
恒生:作为港股代表的恒生系列指数,让人一看到“恒生”二字,便知其投资于香港市场。科技:词意自是不必赘述,按照恒生指数公司的描述,该指数“代表最大30间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
但事实仅仅如此么?下面便让小汇来带着大伙儿一起寻找这只指数真正的“基准”。
一、指数概要
先看整体,恒生科技指数在5月16日进行了最新一次成分股调整,我们就以调整后成分股分布情况作为本期文章的探讨标准。以恒生一级行业划分,恒生科技指数非必需性消费行业占比最大,其比例接近六成,资讯科技业占比接近四成,剩余的行业份额则分属医疗保健业、工业。
恒生科技指数行业分布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2025/6/9生效,分类标准为恒生一级行业
再考虑具体成分股,相较于传统认知上的科技主题,恒生科技指数其实与在很大程度上与内需息息相关。成分股中既有专攻软硬件、大模型等的科技企业,也有文娱、家电、汽车等消费公司,而几家头部互联网平台,不仅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概念上布局颇多,其收入来源也在很大程度上仰仗电商、游戏、广告等消费行业。可以说恒生科技指数横跨科技与新消费赛道,在创新驱动与内循环背景下,有望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排头兵。只作成分股描述用,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
不过这样的结构倒也不能说少见,比如以科技含量闻名的美股M7也有很大一块收入来源于C端消费,毕竟以科技促进消费,以消费的收入与数据反哺科技,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正向循环。只作描述用,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
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成分股与成分股概念分布

数据来源:恒生指数公司,2025/6/9生效,只作成分股描述用,不代表任何形式的个股推荐
二、盈利与估值情况
近五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的总利润经历过一轮先跌后涨行情。不利因素消散后,恒生科技指数业绩弹性极大,在2023年曾收获过单年度近200%的涨幅,截至2024年底,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净利润超150亿元。

数据来源:choice,2020/1/1-2024/12/31
由于近几年指数成分股的盈利与股价曾经产生过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恒生科技指数自2020年发布以来的估值水平振幅也比较大。目前来看,指数当前市盈率21.16,位于历史14.8%分位点,横向对比较创业板指、纳斯达克指数等其他代表性科技指数的估值更低,与A股、港股的消费板块估值水平则基本相当。

数据来源:choice,2020/7/27-2025/5/16,指数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预期
三、风格特征
市值层面,恒生科技指数平均市值超4200亿元,低于上证50指数的平均市值近1000亿元,但远超平均市值不到2000亿元的沪深300指数,具有比较明显的大盘特征。从收益层面看,其基日以来年化收益率为5.7%,高于几只大盘宽基指数及创业板指,但33%的年化波动率也是所有宽基当中最高的一档。整体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拥有较为明显的大盘成长特征。数据来源:Wind,2014/12/31-2025/5/16,区间收益率(年化)=[(1+区间收益率)^(250/交易日天数)-1]*100%,指数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预期
接着通过其与大盘、小盘、红利、科技、消费等不同概念指数的历史走势进行验证,由这些数据便能得出恒生科技指数相对鲜明的特征。
首先,其与上证50这样的大盘指数历史走势相关性极高,证明其拥有很高的“大盘”属性。作为消费与科技的代表,中证主要消费指数与创业板指也与恒生科技指数有着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在指数概要的刻画上,将恒生科技视作科技与消费的结合体是相对准确的。当然,作为一只港股指数,其与恒生指数的相关性自然也是不低。
而在相关性比较低的部分,则包括了美股、红利、小盘等概念。
恒生科技指数与不同指数间相关系数

数据来源:choice,2014/12/31-2025/5/16,指数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预期,指数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预期,采用年度数据进行计算,相关系数计算公式为
这样的计算有什么作用呢?除了尝试更加准确地进行指数概念刻画,还能够为我们的资产组合提供参考。比如我们知道了恒生科技指数与中证红利指数相关性较低,将两者打包作为资产组合,便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持仓的风险-收益水平。如果以收益-回撤的比值衡量长期投资性价比(比值越高投资性价比越高),通过指数历史表现回测可以得出,在37%恒生科技+63%中证红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投资相对最优解。

数据来源:choice,2014/12/31-2025/5/16,组合每日净值计算方法为n% 指数收盘价+(1-n%)中证红利指数收盘价,指数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预期,收益-回撤比=区间收益率/最大回撤,以上比例配置结果系根据指数历史表现回测计算得出,不预示未来表现,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经过以上推演,我们最终得到了恒生科技指数的一张指数名片,这是我们所寻求的基准,也正是我们投资的于某只指数所需掌握的重要指南。
名称:恒生科技指数
特征:港股大盘成长
覆盖行业:科技+消费
历史收益-波动水平:均较高
盈利情况:整体好转
当前估值水平:相对低估
互补概念:美股、红利、小盘

$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A(OTCFUND|013127)$
$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C(OTCFUND|013128)$
本周五(5月23日)14:00,基金经理带您进一步了解恒生科技相关的投资机会!
我们在【汇添富基金】直播间不见不散哦~
风险提示: 本文中涉及的观点和判断仅代表我们当前时点的看法,基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所涉观点和判断后续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过往走势不代表基金未来表现。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R3,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客户-产品风险等级匹配规则详见汇添富官网。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以及同类基金的过往业绩表现,均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如果您购买的是ETF联接基金,请注意尽管该基金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但不能保证本基金的表现会与目标指数和目标ETF表现完全一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恒生科技指数(“该指数”)由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根据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的授权发布及编制。恒生科技指数的商标及名称由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全权拥有。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已同意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可就汇添富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的其它名称)及汇添富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的其它名称)(“该产品”)使用及参考该指数,但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并不就(i)该指数及其计算或任何与之有关的数据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或(ii)该指数或其中任何成份或其所包涵的数据的适用性或适合性;或(iii)任何人士因使用该指数或其中任何成份或其所包涵的数据而产生的结果,而向该产品的任何经纪或该产品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人士作出保证或声明或担保,也不会就该指数提供或默示任何保证、声明或担保。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可随时更改或修改计算及编制该指数及其任何有关的公式、成份股份及系数的过程及基准,而无须作出通知。在适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不会因(i)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该产品使用及/或参考该指数;或(ii)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在计算该指数时的任何失准、遗漏、失误或错误;或(iii)与计算该指数有关并由任何其它人士提供的资料的任何失准、遗漏、失误﹑错误或不完整;或(iv)任何经纪、该产品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交易该产品的人士,因上述原因而直接或间接蒙受的任何经济或其它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或债务, 任何经纪、该产品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交易该产品的人士不得因该产品,以任何形式向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索偿、法律行动或法律诉讼。任何经纪、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人士,须在完全了解此免责声明,并且不能依赖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的情况下交易该产品。为避免产生疑问,本免责声明不构成任何经纪、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人士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之间的任何合约或准合约关系,也不应视作已构成这种关系。任何投资者如认购或购买该产品权益,该投资者将被视为已承认、理解并接受此免责声明并受其约束,以及承认、理解并接受该产品所使用之该指数数值为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酌情计算的结果。
#汇财友道##星球大战2.0?特朗普反导计划引争议##黄金涨穿3300美元!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