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的进展一日千里,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很多企业订单都爆掉了”。马斯克预测,未来全球将有300亿台人形机器人运行。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带来“1-100”的投资机会。
万家经济新动能专注科技投资,基金持仓风格偏新兴成长,2025 年一季报中持有多只AI相关个股,人形机器人是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该基金或将在发展周期中继续带来惊喜。
随着市场情绪回暖,当下热点题材层出不穷,但“AI+机器人”凭借着扎实的产业逻辑和市场前景,始终站在市场舞台的中央位置。
经过前期一波强势表现之后,不少人关心:当下时点,如何看待机器人产业的短期价值和长期逻辑,又该如何把握产业的投资机会?
产业进展“一日千里”
在GT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首次提出了 AI 演进的路线图:从当前的生成式 AI过渡至代理式 AI,最终迈向物理 AI,典型代表就是机器人。

当下,机器人产业的进展可以用“一日千里”来形容。5月10日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目前包括宇树在内的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发展都处于良好状态,“很多企业订单都爆掉了”。
5月6日,美的人形机器人前往荆州的洗衣机工厂“打螺丝”,承担设备巡检、零部件搬运和简单装配等任务,单台机器人可替代3名熟练工人。5月 7日,联想的首位“硅基员工”——“联想乐享壹号”人形机器人亮相,其不仅能行云流水地打太极拳,还能与顾客自然进行握手、比心等互动。小鹏汽车4月份透露,搭载图灵AI芯片的IRON机器人已在广州工厂投入实训,将应用于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山西证券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作为 AI落地物理世界的重要载体,后续应用场景极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可以预见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今年4月举行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机器人或是摔倒,或是没电,令人啼笑皆非。但这只是发展中的问题,正如汽车刚面世时比马车跑得慢一样。随着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机器人产业将充分打开市场空间,带来“1-100”的投资机会。
政策加码支持
除了产业的快速推进外,政策也在明显发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培育具身智能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将人形机器人列为“颠覆性产品”。目前京沪深渝等地已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并有望成为主要采购方,有望复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
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板块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机器人板块则可能重现这一过程,值得投资者关注。
市场空间广阔
机器人产业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马斯克在采访时说,特斯拉在2025年将生产数千台人形机器人,2026年产量将增加10倍,目标是生产5-10万台人形机器人,后年再增加10倍。他预测,未来全球将有300亿台人形机器人运行。高盛则预计,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美元。

万家经济新动能专注科技投资
总的来看,人形机器人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装备,涉及众多学科领域,AI时代的到来则加速了这一进程。万家经济新动能基金经理黄兴亮在该基金2025 年一季报中表示,DeepSeek 的成功为产业界和投资者所瞩目,AI 下游的 AI 应用和机器人板块也因此表现出色。
去年以来,AI机器人产业持续向好,相关个股表现不俗,万家经济新动能捕捉了这一趋势,2025 年一季报中持有多只AI相关个股。黄兴亮在一季报中表示,截至季度末,基金持仓风格偏新兴成长。(资料来源:万家经济新动能2025 年一季报)
总之,在政策护航、行业发展、资金流入的背景下,机器人产业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长期投资机会较大。由于产业远未到终局,普通投资者想要吃透受益方向的确有点儿难,万家经济新动能作为一只专注于科技投资的基金,当下高度关注AI和机器人领域,或有望在本轮景气周期中继续带来惊喜。
万家经济新动能关联个股:瑞芯微、百济神州、深信服、诺诚健华、寒武纪、科大讯飞、思瑞浦、圣邦股份、华大智造、中微公司。(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截至2025.3.31,文中个股仅作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
$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A(OTCFUND|005311)$
$万家经济新动能混合C(OTCFUND|005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