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仓位的投资者,现在可以买入002687乔治白,大胆做多,持股赚钱!
1、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以及老龄化带来的中药板块投资机会?
当前老龄化进程远超预期,据统计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逼近日本定义的“老龄化国家”门槛(14%),预计2050年将达到37.3%,步入“超级老龄社会”。根据2022年数据,60岁以上人口达2.8亿(占总人口19.8%),且增速显著快于日本等国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人的医疗需求刚性增长。老龄化直接推高疾病支出,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超60%,而心脑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成为首要健康威胁。
中药行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核心,政策覆盖产业链全环节:上游严格把控药材质量,中游扶持配方颗粒和创新药研发,下游推进医保倾斜和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具备“多靶点、低副作用”优势,且患者用药粘性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更多的中药板块投资机会。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医药行业整体超跌,目前整体估值情况如何?从当前时点往后看,对整个医药板块走势怎么看?
全指医药(000991.SH)当前估值水平为33.03位于近10年均值以下,港股通医药(930965.CSI)估值水平为23.10位于近10年分位数15%附近,无论A股、还是港股医药都处于较低的估值水平。
2024年中信证券行业分类下的整体医药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6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48%,营收和利润双负增长,同时毛利率、净利率和经营现金流/营收等指标较2022和2023年有所下滑;2025Q1整体医药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28%,业绩承压。虽然2024年和2025Q1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业绩仍出现负增长,但是从诸多子板块中,我们看到了亮眼的表现以及未来向好的潜力。
得益于政策优化、商保推动和AI赋能,并且在技术创新、对等关税驱动下,2025年医疗健康产业的需求或业绩修复趋势可期,我们预计有望看到医疗健康产业整体的收入、利润、现金流修复向好。其中收入端有望得到商保增量支付、创新产品放量、出海+进口替代拉动,利润端有望受益于集采政策等优化,现金流有望受益于医院回款向好、化债回款支持和生物医药融资环境触底回暖等因素。
从位置来看,目前A股医药板块和港股创新药板块指数走势均处于5年内底部位置。从机构持仓来看,2024Q4为医药行业公募基金重仓规模2020Q2以来最低点,2025Q1公募基金重仓规模触底回升。
建议全面关注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会,业绩和估值从全年角度来看,或将有望迎来双击,现在布局正当时。我们认为,集采趋势迎来大幅度优化甚至转向的大政策背景下,很多的细分板块的业绩和估值其实在2025Q1并不能得到及时反映,我们认为集采转向后市场情绪修复,以及医药真创新时代迎来回报。医药板块的投资机会已经显现。
3、创新药表现亮眼,但整体看医药板块出现分化,是何原因?
医药板块细分行业较多,相应的对应细分子行业指数也比较丰富,有时投资逻辑也不近相同,医药细分赛道众多,逻辑差异大,要求投资者有较为广泛的行业知识。在医药生物申万分类中,有6 个二级行业,16 个三级行业。
细分行业投资逻辑差异较大,如大宗原料药有周期品特点;仿创药、部分生物制品除了遵循自身产品逻辑外,还受分母端利率影响,呈现成长股特点;医疗设备、医疗研发外包本质上是制造业,受下游客户盈利周期及行业竞争影响;中药、专科医院、OTC 的下游需求是终端消费者,呈现消费品的特征。不同医药细分板块有不同的投资逻辑,当前创新药的投资逻辑最为顺畅。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活动,我们会持续回答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哦!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市场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鹏华中证医药卫生(LOF)C(OTCFUND|010366)$$鹏华中证医药卫生(LOF)A(OTCFUND|16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