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后的A股高开,但别高兴太早! 历史数据显示,5月底到6月初大概率还有一波二次探底,关键支撑看3040点。
银行板块正在偷偷筑顶,追涨就是跳坑;而医药白酒已跌出黄金坑,聪明资金正默默抄底…
大盘方向:诱多之后还有一跌
外围市场假期普涨,A股周二高开不意外,但3319点的缺口必须回补。 参考2023年4月和2020年3月的走势,缺口补完后的无量上涨都是陷阱。
当前成交量比节前还低,说明大资金根本没进场。 科技股和权重股各玩各的:半导体板块冲高回落,中国平安却突然放量,明显是避险情绪主导。
美联储5月利率决议是个雷。 如果推迟降息,美债收益率可能冲上4.8%,外资又要跑路。 加上美国《数字资产法案》月底表决,比特币一旦暴跌,A股跟跌概率大。
现在买入等于送钱
一季度数据显示,六大行净息差全部低于1.8%的警戒线,工商银行甚至只有1.61%。 非利息收入更惨,招商银行理财手续费直接腰斩。
技术面更危险。 银行指数周线MACD顶背离,主力资金连续两周净流出。 参考2018年和2022年的经验,银行股高位横盘通常持续3-5个月,之后大概率暴跌15%以上。
跌出来的黄金机会
茅台市盈率22倍,创2019年以来新低;五粮液库存去化加速,经销商开始涨价囤货。 区域酒企更猛,今世缘一季度营收增长28%,证明中端消费根本打不死。
医药板块出现三大见底信号。 医保局明确不再搞“灵魂砍价”,长春高新等公司中标价上调;GLP-1减肥药国产化提速,恒瑞医药股价逆势抗跌;ADC抗癌药出海爆单,科伦药业海外授权费突破10亿美元。
半山腰下跌才刚开始
半导体板块周线死叉,中芯国际港股暴跌8%带崩情绪。 设备股看似抗跌,但北方华创大股东悄悄减持,机构测算二季度业绩环比下降20%。
人工智能更是重灾区。 微软砍单英伟达H100芯片,国内大模型公司融资额暴跌70%。 应用层更惨,昆仑万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90%,资金开始抛弃讲故事的公司。
两类人必须对号入座
如果你持有科技股:中芯国际股价突破7.46元必须减仓,参考2023年6月走势,无量上涨必定回调。
如果你准备抄底:医药优先选创新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白酒盯着山西汾酒和古井贡酒。 记住要分批买,每跌5%加一次仓,别把子弹打光。
绝对不能踩的三大雷区
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抛售同业存单,说明他们预测流动性要收紧。 这个时候追高银行股,等于接下落的飞刀。
科技股里的“蹭概念”公司要小心。 某软件公司把办公系统改个名就叫“AI助手”,股价炒高后高管集体减持,这种套路正在批量上演。
白酒库存风险没出清。 虽然龙头酒企在控货,但部分二线品牌库存仍够卖8个月,小心半年报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