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 港股红利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优势是穿越周期的稳定性与估值修复潜力,我的配置思路是均衡组合中的核心底仓配置,当前仓位占比20%。
作为经历过牛熊周期的普通投资者,我深知资产配置中“稳”字当头的重要性。在我的投资组合里,港股红利资产就像一块“压舱石”——它既能在市场动荡时提供稳定现金流,又能在估值修复时带来超额收益。这种“攻守兼备”的特性,正是我坚定配置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的核心原因。
港股红利的投资逻辑,源于“低估值+高股息+强现金流”的铁三角。这些企业大多集中在能源、公用事业、金融等刚需行业,比如中国海洋石油、长江实业,即便在经济下行期,其主营业务也能维持稳定盈利。以中国移动为例,过去五年平均股息率超过5%,2024年分红金额更是创历史新高。更关键的是,当前港股红利指数市盈率仅6倍左右,显著低于近十年均值,这种“打折卖分红”的状态,对长期投资者极具吸引力。
与A股红利股相比,港股红利资产有着三重独特优势:其一,估值更低。同样是高股息的银行股,招商银行港股的市盈率比A股低20%,股息率却更高;其二,分红更慷慨。港股企业的股息支付率普遍在40%以上,部分龙头甚至超过70%,而A股同类企业大多维持在30%左右;其三,全球化属性更强。像中国神华、和记黄埔这类企业,业务遍布海内外,既能受益于国内经济复苏,又能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展望2025年,我对港股红利的走势持乐观态度。从宏观层面看,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资金将持续流向高息资产;从政策层面,国内“新国九条”明确鼓励上市公司分红,香港交易所也在优化分红监管,这些都将推动企业进一步提升分红意愿。此外,当前外资对港股红利板块的配置比例仍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市场信心修复,增量资金入场空间巨大。
我的配置策略是“长持+定投”。通过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基金,我既享受了基金经理精选个股的专业优势,又规避了个股黑天鹅风险。在市场下跌时,我会适当增加定投金额,用高股息再投资摊低成本;在市场上涨时,我也不会轻易止盈,因为港股红利的估值修复可能才刚刚开始。对我而言,这种配置不仅是为了获取稳定收益,更是用时间换取价值回归的确定性,让投资组合在波动的市场中始终保持稳健前行。
@易方达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