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 港股红利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优势是抗通胀与资产保值能力,我的配置思路是应对通胀的防御性配置,当前仓位占比18%。
经历过2023年国内物价快速上涨后,我开始意识到:传统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如银行理财、债券)在通胀环境下会面临“隐性亏损”,而能够随物价上涨同步提升盈利的资产,才是抵御通胀的有效工具。港股红利板块中,能源、资源、公用事业等行业的企业,恰好具备这种“抗通胀”特性。
以中国石油化工为例,其产品价格直接与国际油价挂钩。当通胀上行时,原油价格上涨会同步传导至终端产品,企业营收和利润随之提升,分红也会水涨船高。再如香港电灯这类公用事业公司,其收费标准与通胀指数联动,成本压力能够有效转嫁。这种“价格传导机制”让港股红利股在通胀周期中表现优于其他资产。根据历史数据,在2008年、2011年全球通胀高点,港股红利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均跑赢恒生指数和通胀率。
与A股红利股相比,港股的抗通胀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结构更优。A股红利股多集中在银行、地产,对通胀的敏感度较低;而港股红利股覆盖能源、资源、公用事业等上游行业,直接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二是分红政策更灵活。港股企业普遍采用“现金分红+特别股息”的模式,在盈利超预期时会额外派发红利,进一步增强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对于2025年的市场,我认为通胀压力不容忽视。全球供应链紧张、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而国内经济复苏也可能带动内需型通胀。在这种背景下,港股红利资产的抗通胀属性将更受市场认可。我计划将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作为组合的“抗通胀盾牌”,通过长期持有获取与物价同步增长的收益,并在通胀预期升温时适当增加仓位。对我来说,这种配置不仅是为了资产保值,更是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寻找确定性的回报。@易方达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