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对此,我们解读如下:
要点:
1、明确外部冲击定位:明确外部冲击是风险。“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
2、明确应对外部冲击的思路: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3、政策基调:完善政策储备,加快现有政策落地,增量政策根据形势变化推出——“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
4、财政货币政策:用好用足,加快发行使用。货币政策新提到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5、需求政策:发展服务消费,具体抓手包括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基本符合预期。
6、产业政策:帮助困难企业、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推进重点产业提质,供给侧政策表态淡化,改为“规范竞争秩序”。
7、应对外部冲击的思路:救助企业为主——“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
8、房地产: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新提法“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但微观落地或有难度。
9、资本市场:“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在外部冲击下,本次政治局会议整体态度依然较为冷静,坚持高质量发展,政策基调是完善政策储备,加快现有政策落地,增量政策根据形势变化推出。具体抓手方面,包括财政加快发行、发展服务消费、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等;对于企业端主要是帮助困难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救助;房地产也没有亮点表述,总体来看政策思路没有超出前期框架。
对债市而言,政治局会议整体政策思路未超预期,通稿公布后收益率有所下行,但同时短期降准降息的概率也在降低。往后看,短期政策超预期的概率降低,降准降息落地概率也不高,配合财政发行,央行预计维持流动性宽松,市场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国际经贸和基本面变化,而关税对基本面的负面冲击可能会在二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中缓慢体现,因此债市短期预计维持震荡,中期伴随基本面压力凸显,收益率趋势向下。
具体解读:
1、经济形势判断与政策基调: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完善政策储备,加快现有政策落地,增量政策根据形势变化推出
经济形势判断方面,整体对经济取得的成绩偏肯定的态度:“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强调“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后续也需要继续关注外部冲击。
据此提出政策定调:“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这意味着,面对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策略,中方的应对策略就是对外做好斗争、继续对方开放工作;对内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为政策思路的核心,也就是整体政策框架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
政策基调方面:“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反映政策需要加快落地。“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后续主要的政策思路就是完善政策储备,加快现有政策落地,增量政策根据形势变化推出。
2、财政货币政策:财政加快发行,货币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1)财政政策: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
财政货币政策思路都是“用好用足”。
具体而言,财政政策主要是“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发行使用”。本周国债发行计划已经全部公布,整体发行节奏不慢。前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一直不快,后续关注政策端如何疏通发行过程中的堵点。
(2)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方面,延续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的提法,以及2025年3月一季度货币政策例会中“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的提法,此外新提到“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后续货币政策抓手以结构性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扩大消费为主,降准降息概率短期降低。
3、需求政策:“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
需求政策方面,核心思路是“发展服务消费”,具体抓手包括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有支持,但是也均在现有框架内。
4、企业端政策:帮助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
产业政策方面,主要包括帮助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推进重点产业提质。供给侧政策表态淡化,改为“规范竞争秩序”。
本次会议再次提出“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今年3月7日潘功胜行长提出,将联合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主要是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等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丰富科技创新债券的产品体系。一是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拓宽科技贷款、债券投资和股权投资的资金来源。二是支持成长期、成熟期科技型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用于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项目建设、并购重组等。三是支持投资经验丰富的头部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发行长期限科技创新债券,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本次会议针对可能受到关税影响的企业,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除了前面提到的帮助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外,“要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具体抓手包括:“加大服务业开放试点政策力度”;“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一方面继续推进扩大开放,在跨境服务业相关领域给予支持;另一方面做好企业救助,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稳岗返还比例等。
5、 房地产新提法不多,股市以稳为主
房地产:基本延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后续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思路之一是“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今年以来多地土拍火热,背后就是加强供地质量,提高后续住房供给质量的思路,但行业仍在初步出清中,逐步落地高品质住房或需要时间。新提法“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但微观落地或有难度。
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方面以稳为主,一方面继续活跃。
地方政府债务:重提“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表现出高层对此的关注。
6、政策落实层面也有新表述
政策落实层面,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鼓励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外部冲击下,本次政治局会议整体态度依然较为冷静,坚持高质量发展,政策基调是完善政策储备,加快现有政策落地,增量政策根据形势变化推出。具体抓手方面,包括财政加快发行、发展服务消费、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等;对于企业端主要是帮助困难企业,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救助;房地产也没有亮点表述,总体来看政策思路没有超出前期框架。
对债市而言,政治局会议整体政策思路未超预期,通稿公布后收益率有所下行,但同时短期降准降息的概率也在降低。往后看,短期政策超预期的概率降低,降准降息落地概率也不高,配合财政发行,央行预计维持流动性宽松,市场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关税谈判和基本面变化,目前看中美谈判短期想要达成协议的难度较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而关税对基本面的负面冲击可能会在二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中缓慢体现,因此债市短期预计维持震荡,中期伴随基本面压力凸显,收益率趋势向下。
风险提示:文中观点不构成中银基金的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在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基金投资存在本金损失的风险,并在少数极端情形下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需充分了解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
#金价大涨!还能上车吗?##记录我的五月操作##2025巴菲特股东大会上说了什么?##互联网巨头抢购算力资源!投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