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这段时间,虽然不像清明假期那样有特别多的大新闻集中出来,但仔细看看还是能找到一些值得留意的投资信息。
国外方面。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不太好,但就业数据却意外地比预期强,这让市场觉得美联储可能要等到6月才会降息;日本保持利率不变。贸易方面,美国和日本的新一轮谈判没谈成,中国首次表示评估谈判可能,全球媒体奔走相告,让市场放松不少。另外乌克兰矿产协议达成后,黄金价格先跌后涨,主要是因为市场担心美国国债会被当成谈判筹码,导致美元和美债价格都跌了,亚洲货币像人民币、港币、台币和韩币这些反而涨得挺快。行业方面,假期消费数据一般般,但AI行业还是很火,微软和Meta超预期数据。
市场表现上,假期里美股这些风险资产都在涨,港股涨得尤其猛。恒生科技指数已经把之前的跌幅补回来了,港币也涨到兑换保证的上限,从汇率来看港股确实有可能进入牛市。不过我们不光要看涨了多少次,还得看资金量有多大。今天开盘后科技和消费板块带头上涨,趋势已经出来了。银行板块普遍下跌,说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了。但考虑到今年市场变数多,我觉得防守型的板块还是值得配置一些,可以起到平衡风险的作用。最近港股跟外围市场的联动性变强,跟A股的联系反而减弱,外资对港股的影响越来越大,恒生科技指数在5450点左右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阻力。
投资机会方面,假期里大家对关税的态度变了,市场情绪明显好转。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量已经有点回升,AI、机器人还有小盘股又开始活跃,随着业绩公布期结束,这些板块可能会迎来更多好消息。5月上半个月的市场风格可能会跟2月差不多,是结构性行情。现在全球主要指数基本都回到关税战之前的水平了,说明关税的影响可能慢慢减弱,各国政府也可能用财政政策来弥补关税带来的损失。如果外资加速回流,节后市场可能会更活跃。要是今天市场继续走强,就能进一步验证这个判断。不过我们也要小心,如果出现高开低走的情况,要特别注意指数补完缺口后,3350点这个密集成交区的阻力。要是市场走势不如预期,可能又会进入震荡行情。
(个人分享,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基金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