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奖品】解读五一见闻,挖掘财经密码# @广发基金 2025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假日经济”呈现多维度的活力释放与结构性升级,反映出消费市场的韧性和政策引导的有效性。结合目前在网上已经检索得到的信息,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么四个方面来看2025年的五一小长假“假日经济”:
一、文旅消费全面复苏,长线游与下沉市场双向发力。
首先是出行与景区热度创新高。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动车组客流同比增长16.1% ;上海迪士尼、泰山等景区热度居前,北京、成都等地文博场馆再现“一约难求” 。国内旅游人次预计突破3.5亿,较2023年增长15%以上 ,文旅消费成为经济回暖的核心引擎。
其次是“反向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崛起。县域旅游热度同比增长25%,增速超一线城市11个百分点,海南陵水、吉林集安等小城通过赶海、生态游吸引客流,县域高星酒店消费占比反超高线城市 。乡村旅游订单增长超40%,四川阿坝、湖北神农架等生态型目的地住宿预订量显著提升 ,显示消费下沉趋势深化。
二、政策红利释放,绿色消费与以旧换新成亮点。
首先是绿色智能家电与汽车销售激增。政府以旧换新政策叠加消费券发放,推动绿色家电销量大幅提升,空调、洗地机等品类增长显著 。上海、江苏等地新能源汽车置换补贴扩围,门店客流量增长超30%,部分车企订单系统线上化以应对提车高峰 。
其次是离境退税与入境游双向繁荣。
好几个地方公布的信息可知,山东等地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140%,出境游增长28% ,得益于38国单方面免签、过境免签延长等政策支持 。国际漫游订单增长51%,显示跨境消费需求快速释放。
三、消费场景迭代,新业态激活市场潜力。
沉浸式体验与文旅融合。苏州拙政园夜游通过全息投影延长开放时间,十全河“花船夜游”结合雾森系统打造沉浸式场景 ;成都、石家庄等地推出“世运游”“旅游+音乐”等主题,推动文旅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 。
还有就是健康消费与供应链升级。商超轻食类食材备货量增加15%,健康化、透明化需求推动农产品溯源技术普及 。北京、南昌等地通过供销集配平台打通“最后一公里”,保障节日供应量足价稳 。
四、经济启示与未来展望
我们可以看到,从投资角度来看,短期热度有转化为长期动能的可能。消费券、以旧换新等短期刺激需与AI规划出行、线上库存调拨等技术结合 ,同时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如充电桩建设)以巩固下沉市场增长 。文旅、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及县域消费产业链(如农副产品、地方特色文旅)值得关注。政策支持的持续性(如超长期国债追加810亿元用于以旧换新 )将强化消费升级动能。接下来,让我们持续跟踪五一节后相关板块的业绩兑现与政策落地进展吧。
$广发恒生消费ETF发起式联接(QDII)C$
$广发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

#晒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