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跨越式发展,AI大模型正成为驱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维度。在投资端,我们也相信AI带来的投资机会将不再局限于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等热门赛道,而是向更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延伸。本期我们特邀浦银安盛基金通信与传媒行业研究员范军,与大家探讨"AI+万物"的发展潜力与投资前景。

AI在To C 端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AI+教育:从课程设计到学生管理,AI正在逐步改变教育模式。大语言模型+深度学习技术使智能教育平台能更精准地理解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真正实现 “因材施教”。同时,未来AI可以自动生成课件,或成为虚拟助教,减轻老师的负担,让教师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一些线上的教育APP如多邻国还推出了诸如错题讲解、AI视频练习口语等AI功能,反响很好。
AI+游戏:传统的游戏研发环节复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使用AI可以极大提升生产力、并助力后端的游戏发行和运营。在内容上可以有新的玩法创新,如智能NPC,之前网易《逆水寒》做了初步尝试,近期米哈游蔡浩宇创立的AI公司即将推出一款名为《星穹计划》的互动式太空生存游戏,主打与AI的交互,NPC能够根据玩家语音实时响应并推进不同的剧情发展。海外方面,马斯克也表示要成立AI游戏工作室。
AI+玩具:这个领域也是市场重点看好的方向之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4 年已达181 亿美元,预计到 2033 年全球规模将增至 6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20%,特别是 AI 智能玩具将是新增长点。给传统玩具嵌入AI芯片以及语音模组再叠加情感大模型,就能使他具备与儿童语音互动能力,可以做知识问答、引导孩子学习、练习英语等,甚至为成年人和老年人提供情感陪伴。当前涌现很多初创公司不断打磨产品,有希望率先看到一些放量或爆款。
AI在To B 端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AI+广告:AI可以从广告创意、内容生成、后期投放等各个环节赋能。利用AIGC技术和创意工具快速启发灵感、降低广告素材制作成本,并根据用户画像和客户需求偏好进行个性化、自动化投放,提升转化率。目前像国内字节、腾讯,海外meta、谷歌等头部广告商都在运用AI技术持续优化智能化广告投放平台。
AI+医疗健康:AI在药物发现、疾病预测、远程医疗等领域都能派上用场。比如制药环节,传统新药研发可能要10年以上、耗资几亿甚至几十亿,而AI辅助能大幅缩短这个过程。AI影像识别用于智能诊断,在肺结节、眼底病变等领域的准确率已超过人类医生,国内部分三甲医院已实现AI辅助阅片,误诊率降低50%。
此外,在一些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金融业、能源行业通过AI赋能也都能显著提升效率,带来更多可能性。包括当前最火的机器人与AI的结合也是必然,相当于给机器人注入灵魂。除了上面提到的应用端,更底层与算力基础设施相关的一些行业也迎来很好的发展机遇。前段时间字节、腾讯、阿里相继公布了千亿级别以上的资本开支计划,相比前几年均是翻倍以上增长,相关下游配套行业有望受益,值得关注。
后续比较关注的投资板块有哪些?
类似2012-15年“互联网+”浪潮,本轮“AI+”也有望以传统公司为主导,利用AI赋能重塑生活和生产方式,催生更多新商业模式。尽管AI产业前景广阔,但当前落地仍然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大模型能力还有提升空间、有效数据不足、法律合规问题,以及部分行业尚无清晰盈利模式,消费者未来付费意愿也有待观察。 但总结来看,AI已经不再只是理论技术,而是后续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对于我们投资来说,关键是要找到能带来“真实ROI”的领域,以及有独家数据或场景优势的公司。其中,我们比较关注AI+教育、游戏、医疗、金融这些方向,这类产业有相对更成熟的商业模式,而且用户在这些场景下的付费意愿较高,有望率先落地。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A(OTCFUND|019864)$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C(OTCFUND|019865)$
$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混合A(OTCFUND|005255)$
$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混合C(OTCFUND|013224)$
$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QDII)A(OTCFUND|006555)$
$浦银安盛高端装备混合C(OTCFUND|019865)$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31。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中提供的意见与评述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的任何操作建议或推荐,依据本资料相关信息进行投资或行事所造成的一切后果自负。本资料归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对所述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减或修改。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承诺将本着诚信严谨的原则,勤勉尽责地管理基金资产,但并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可能存在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投资者在投资基金前,请务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及《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如需购买基金,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材料中的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且具有时效性,仅供参考。本材料涉及到的行业和个股仅作为举例,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