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医药圈出了个大新闻: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直接给AI医疗来了个“全链升级”大礼包。这消息一放出来,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颗大石头,医药行业瞬间热闹起来,也让不少普通投资者心里直痒痒,琢磨着是不是该在医药基金里分一杯羹。那到底有哪些医药基金值得关注,未来前景又如何呢?咱们一起来唠唠。
先看看最近医药行业的表现,那可以说是“枯木逢春”。前几年,医药行业因为各种政策调整、集采压力,日子过得有点艰难,很多医药股和基金都在低位徘徊。但从去年开始,情况慢慢有了转机。特别是AI技术和医疗的融合越来越深入,给整个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像港股的AI医疗指数、A股的智能医疗板块,今年以来涨势都非常强劲,这也带动了不少相关基金的净值上涨。
再来说说七部门这个方案,它可不是随便说说。里面明确提出要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目标很宏伟:到2030年,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这意味着什么呢?从药物研发、生产制造,再到临床诊疗、患者服务,整个医药产业链都要被AI技术“武装”起来,效率会大幅提升,成本降低,创新能力也会更强。对咱们投资者来说,这就是未来医药行业发展的大方向,顺着这个方向找基金,大概率不会错。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只被普遍看好的医药基金:
1. 中欧医疗创新A(006229):由医药女神葛兰管理,她在医药行业的研究那是相当深入。这只基金主要投资创新药械、CXO(医药外包服务)和消费医疗等领域。在港股的配置比例在2024年四季度末达到了38.29%,是成立以来的最高水平。从业绩来看,2025年一季度净值增长3.15%,2024年全年收益约20.07%,近两年累计收益约28%。葛兰一直看好科技创新带来的成长空间,特别是AI制药技术对研发效率的提升,所以这只基金未来有望在AI医疗的浪潮中继续受益。
2. 万家经济新动能A(005311):这只基金比较特别,它是混合型基金,医药占比大概40%。重仓股有百济神州、华大智造等,不仅布局了传统医药龙头,还兼顾了AI医疗赛道。2025年一季度增长超40%,近两年累计收益约55%,表现非常亮眼。它这种跨行业布局的特点,可以分散风险,同时抓住AI医疗发展的机会,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3. 永赢医药健康基金: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来看,它的前十大重仓股换成了华大智造、美年健康、华大基因等具有数据价值的医药赛道入口平台股 。基金经理郭鹏认为,大模型技术降低了医疗AI应用成本,国内医院海量的真实世界诊疗数据将被重新定义,价值巨大。虽然目前资金规模增长暂不明显,但持仓调整体现了对AI医疗数据价值的重视,未来潜力值得关注。
4. 长城消费增值混合型基金:和永赢医药健康基金类似,也大幅转向医药赛道的数据平台股。2024年底资产规模约4亿元,到2025年3月末已跃升至超过10亿元 ,资金规模增长显著。基金经理龙宇飞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给医药健康行业带来新机遇,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和医疗健康诊疗模式升级是关注重点。
除了主动管理型基金,指数型基金也不能忽视:
1. 医疗器械ETF(562600):它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涵盖了A股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公司,像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龙头企业都在其持仓中。随着AI技术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信部政策推动数智药械工厂建设,医疗器械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这只基金也会从中受益。
2.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成分股都是科创板中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领域上市公司。科创板企业通常创新能力强,在AI医疗发展中,这些公司很可能积极应用AI技术,为基金带来增长动力。
不过,投资医药基金也不是稳赚不赔。虽然AI医疗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医疗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AI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行业竞争加剧等。而且,基金的净值会受到市场波动影响,短期可能会出现起伏。所以,大家投资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好资产配置,不要把所有钱都押在一只基金上。
七部门力振AI医疗全链升级,给医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相关的医药基金也值得投资者关注。但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多研究、多对比,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稳。@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天天话题君 @天天精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