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人形机器人板块迎来大涨,盘中一度涨近6%,多只成分股涨停。这一行情不仅延续了年初以来的板块热度,更标志着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突破、政策支持与市场情绪的多重驱动下,或加速迈向产业化临界点。

上涨原因解析:多重利好共振
1.事件驱动: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引爆市场预期
4月24日至26日,无锡惠山区将举办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含竞赛、嘉年华和会议,多家机器人企业参与技术研讨。此活动被视为机器人商业化里程碑,有望拓展人形机器人应用。
2.政策支持:地方与国家级产业规划加码
深圳市近期发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关联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突破核心零部件、AI芯片等关键技术,培育百亿级企业10家以上。此外,无锡惠山区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的推介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策对机器人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政策红利为行业长期增长提供了确定性。
3.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加速
全球范围内,人形机器人已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国内外多家企业2024年出货量超2000台,2025年全球出货预期上调至2万台以上,标志着“商业化元年”的开启。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上不断突破,以Unitree Dex5灵巧手、3D视觉检测系统等为代表的技术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为国产替代战略注入了强劲动力。
4. 资本涌入与市场情绪升温
机器人50ETF近15个交易日内有9日资金净流入,4月23日机器人概念主力净流入超90亿,显示机构对机器人赛道的长期看好。市场情绪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催化,投资者热情高涨。美股机器人概念股亦上涨,全球对机器人产业预期乐观。
接下来怎么看?
短期来看
•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前期机器人板块有一定涨幅,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导致板块出现震荡调整,市场情绪存在分歧。不过,4月21日人形机器人概念大涨,显示板块仍有一定热度。目前市场轮动较快,资金方向存在不确定性,机器人板块短期易受情绪影响而波动。但经过前期回调,一些优质标的重新获得市场关注,后续有望企稳修复。
• 事件驱动:后续有一系列事件可能影响板块走势,如5月份全球某电动汽车龙头企业股东大会以及其第三代机器人产品发布,二季度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始密集小批量交付到车企工厂生产等,这些事件可能为推动板块短期上涨起到一定作用。
长期来看
• 政策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纳入国家战略,多地政府也推出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 技术发展: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传感技术等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机器人的动作精度与场景适应能力快速提升,从“功能单一”向“多模态交互”升级,能适应更多复杂场景。同时,具身智能与大模型的结合将是未来竞争焦点,这将进一步提升机器人在医疗、教育等场景的服务能力。
• 市场需求:老龄化社会加速了对护理机器人的需求,教育机器人成为辅助教学的创新工具,工业场景中的人机协作也在提升生产效率,家庭服务、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据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突破1500亿美元,出货量有望达400万-1000万台,2024-2035年复合增长率或为70.6%至84.9%。
• 产业化加速:2025年被业界普遍誉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全球主要整机厂商陆续开始出货或加速出货,产业化发展有望显著提速。中国内地在人形机器人行业具有智能化和本体制造产业链优势,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重叠度达60%以上,具备规模化降本潜力。
今天机器人板块的大涨,是技术突破、政策红利与市场情绪等因素共振的结果。从产业趋势看,人形机器人正从“概念导入”迈向“量产落地”,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与应用场景多元化将成为长期增长引擎。尽管短期需关注估值波动与竞争风险,但机器人产业作为“AI+硬件”的终极载体,其潜在市场空间广阔。投资者可以关注该领域的投资机会。

#人形机器人板块大涨,产业前景被认可?##港股腾讯首次成为公募基金第一重仓股##特朗普喊话鲍威尔:望美联储积极降息##现货黄金续刷历史新高,还能上车吗?##洞见阅读会#
$同泰竞争优势混合C(OTCFUND|008998)$
$同泰数字经济股票C(OTCFUND|012697)$
$同泰产业升级混合C(OTCFUND|014939)$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上述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具体建议,本公司不对使用本资料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若相关内容转载自第三方的报告或资料,转载内容仅代表该第三方观点,并不代表同泰基金的立场,本公司力求内容的准确可靠,但对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料内容的时效截至发布之日,不保证相关信息或观点不发生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发布内容的版权为同泰基金所有。未经同泰基金的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复制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