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4月15日,沪指尾盘转涨,创指、深成指跌幅收窄。盘面上,消费概念股集体走强,食品饮料方向领涨,电商板块持续强势,固态电池板块活跃,银行股集体上涨,种植业板块集体走低,军工电子板块持续调整,港口航运板块走弱。总体来看,个股跌多涨少,下跌个股超28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不足1.1万亿,较昨日缩量约2000亿。截止收盘,沪指涨0.15%,报3267.66点;深成指跌0.27%,报9858.10点;创指跌0.13%,报1930.40点。
板块上,休闲用品、贵金属、汽车等板块涨幅居前,工程机械、家电、石油化工等板块跌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今日涨跌不一,沪指尾盘翻红,为连续第六个交易日上涨。但两市成交额持续萎缩,反映出资金在政策真空期以及海外不确定性下的观望情绪。随着短期获利盘出局需求增加以及海外不确定性的持续,需注意阶段修复后市场可能出现的回落。后续需重点关注4月份政治局会议释放的政策信号。
美国关税政策对市场形成情绪冲击,各类资产价格及流动性的波动亦引发金融市场担忧,对于当前A股而言,海外敞口高的标的短期面临估值压制,但国内企业全球化产能布局和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已经提升,虽然全球贸易模式尚存在不确定性,但优质企业领先全球的制造能力并未改变,内需空间和潜在政策均值得期待。建议对后市保持乐观,关税政策造成的边际冲击或将逐渐减弱,预计A股整体估值中枢仍处在上移趋势,2025年大概率依然是以科技为主线的行情,新一轮的核心资产正在形成,建议把握住优质的成长资产,密切关注科技、消费、医药、高端制造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恒生前海兴泰混合A(OTCFUND|020653)$
$恒生前海高端制造混合C(OTCFUND|013384)$
$恒生前海消费升级混合(OTCFUND|007277)$
— 港股 —
4月15日,港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盘面上,消费股活跃,半导体板块表现低迷。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盘涨0.23%报21466.27点,连涨6日,恒生科技指数跌0.6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21%。全日大市成交185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72.03亿港元。
板块上,仅建材板块下跌,其余板块全线上涨,其中耐用消费、有色金属、医药等板块涨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连续反弹后市场情绪出现分化,未能延续强力上涨行情。消息面上,美国商务部启动对半导体进口调查,半导体芯片股全天表现弱势。
当前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港股在外部冲击下波动可能加大,多数资金仍处于观望态度,但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频繁变化的政策可能已经趋于稳定。建议持续关注关税政策和国际政治摩擦的变化,同时密切跟踪国内潜在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科技产业的技术和商业化突破。从中长期来看,市场或更加聚焦于基本面,预计港股估值中枢将在震荡中上行,港股市场中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科技或依然是2025年行情主线,建议持续关注成长赛道的投资机会,如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生物医药、科技硬件及软件的相关板块。
$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OTCFUND|006537)$
— 债市 —
4月15日,国债期货收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3%报119.78元,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2%报108.96元,5年期主力合约跌0.04%报106.295元,2年期主力合约跌0.04%报102.544元。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4月15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50%,投标量1645亿元,中标量1645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1674亿元逆回购和1000亿元MLF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全口径净回笼1029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上行。隔夜品种上行5.7BP报1.701%;7天期上行3.0BP报1.695%;14天期上行2.0BP报1.75%;1个月期下行0.6BP报1.776%。
今日债市延续震荡走势,国债期货小幅收跌,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走势略有分化,短期多数上行。存款类机构隔夜和七天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双双上行。近期逆回购连续净回笼、政府债净缴款以及同业存单到期,叠加税期亦即将来临等因素或阶段性抬升流动性压力,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呈现均衡局面。
$恒生前海恒源天利债券A(OTCFUND|013204)$
$恒生前海短债债券C(OTCFUND|00930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15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