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14 11:15:06 天天基金网页版 发布于 上海
为“稳定地发展”和“稀缺的资产”定价

在新兴技术开始服务于人类、世界经济出现周期性拐点的当下,合作总是好于分歧。如果这一共识暂且难以形成,那么经过理性的分析之后,我们或也能明确:

    在过去几年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化解风险、加速新旧动能切换的情况下,当前我国对外维持开放合作的态度、也愿“为合作而斗争”,对内或也有能力在货币、财政、产业上主动作为,对冲或消化外部风波的冲击。

    因此,4月或二季度可能出现的震荡,或也更多存在于风险偏好层面,不改这一轮科技领衔的中国资产重估逻辑。


——节选自正确认识关税风波》



正如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估值折价或正收敛》中所述,针对算力基建的资本开支逻辑已不再是AI产业的唯一叙事,人们逐渐意识到应用层的潜力或许才决定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天花板有多高。须知,技术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是服务人类社会,因此AI发展的方向或许应当是与产业融合,让汽车、电子设备变得更灵动,让金融、零售、物流、传媒、医疗、制造等场景的效率大幅提升


这恰恰是中国市场的优势所在:深厚的工业底蕴令中国可以在自身足够完善且“不开源”的制造业上测试更大量的产业AI,叠加庞大工业制造之上丰富的消费场景,下一代超级应用未尝没有概率在中国诞生。也即,“AI+”的逻辑得以在中国市场跑通,离不开庞大的工业产能;应用侧繁荣的预期具备一定说服力,也要归功于中国“内功深厚”的实体经济


此前,之所以中国科技资产出现估值折价,一方面当然是由于包括算力在内的多重限制下前沿领域发展阻力较大,另一方面其实也有彼时新兴产业未能大规模铺开、更多以严格监管下的小范围试点为主要形式,致使相关企业商业模式欠完整、盈利预期欠清晰的原因。


也因此,虽然有部分投资者已经认识到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商业化的闭环离不开中国市场的发力,但也只能在去年12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之后可能才彻底下定决心。当然了,更多投资者是在今年切实看到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实质性技术成果后才加入进来形成修复合力的。(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相关阅读:《数年来的一个大转向》


对此,我们的观点是一以贯之的:这一轮科技行情可能会是一个较长维度上的机会,因此对于广大不从事新兴产业的朋友来说,一手享受升级的产品和服务,一手通过相应投资工具把握住科技产业在资本市场上溢出的红利或许是一种更合适的参与方式换言之,无论先后,我们或许都能站上这一班“时代专列”。


说一千道一万,在我们眼前的,正是全球来看或都具备相当稀缺性的资产。


就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题眼”AI来说,首先可以看到庞大的市场——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收入达5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2024年预计进一步增长至6382亿美元,到2026年有望达到9000亿美元;


资料来源:甲子光年,华泰柏瑞基金绘制


其次看到的就是“中美分治”的竞争格局——截至2024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企业近3万家,其中美国占比34%,中国占比15%,分列一二,在关键领域AI大模型方面,两者咬得更紧,美国占到全球1328个大模型的44%,中国则占到36%。


资料来源:《2024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华泰柏瑞基金绘制


摩根大通对标美股的AI交易,认为长期的颠覆性基本面发展所带来的估值重估可能是持久的”(2025/02/18)。高盛2月17日研报则进一步测算,指出未来十年AI或累计推动中国生产率提升9个百分点,而被AI赋能后,未来十年MSCI中国指数成份股的年度盈利增速有望平均每年额外提升1.1%


放在更宏大的叙事框架下,百年变局”的明线是中美博弈下区域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形成,背后则是科技革命与消费升级、重构产业循环以及经济周期切换三条暗线,所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中美科技板块及其生态圈有机会、东南亚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有机会、红利资产与资源类品种有机会——前三者与后三者之间是存在一定映射关系的。


其中,同时表征了增量与价值量的科技革命与消费升级,也即已经形成“G2”竞争格局的中美科技产业又是重中之重


那么,当美股科技板块已经形成趋势、甚至开始消化估值,当中国科技成果厚积薄发、隐显攻守易势,后者的核心科技资产展现出的吸引力也就不言自明了。


更何况,在资产质量之外,转型阵痛期内中国经济展现出的韧性、关键领域突围的执行力与保护经济成果的能力或许还没有被充分定价


资料来源:WIND,华泰柏瑞基金绘制,数据区间:2016年2月-2024年12月


资料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华泰柏瑞基金绘制


随着这部分预期差被逐渐填平,投资者或终将意识到,发展的稳定性可能同样能够构成资产的“稀缺性”——于是“重估”的空间或仍广阔。


然后我们再回过头来想想2月17日召开的那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环境中,民营企业或将更有参与到科技创新中的热情,与会企业家背后的硬件生态和平台应用或也更有参与争夺AI时代流量入口的底气。


不妨重申,我们已进入新质生产力拉动增长的新阶段,存在流动性与盈利兑现双重空间的、已经走到商业化边缘的新质生产力领域有望受到青睐。偏上游的芯片和云计算也好,偏下游的端侧AI和AI应用也罢,当它们形成系统性轮动,投资者或可通过对科创赛道的聚合式指数化投资实现一揽子配置。


从工具来看,对于无偏表征科创板Beta的宽基指数科创综指及相关指数基金,我们不妨多点关注。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联接(QDII)C(OTCFUND|015311)$

$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9331)$

$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联接C(OTCFUND|011611)$

$华泰柏瑞中证2000指数增强C(OTCFUND|019924)$

$华泰柏瑞北证50成份指数C(OTCFUND|023660)$

#半导体“流片地即原产地”规则再明确#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