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科创综指增强产品的批量获批,引发市场对指数增强基金的关注。其实,今年以来,指数增强产品热度升温,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了一股布局热潮。
申报数量同比增长超两倍
今年以来,指数增强基金的申报与发行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从申报端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年内共有52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上报,涉及37家基金管理人,较去年同期的17只同比增长超两倍,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且参与主体从13家管理人扩展至37家,中小公募占比显著提升。
从发行端看,年内已有32只指增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达170.88亿元,远超2024年同期的18亿元。另外还有9只正在发行、12只蓄势待发,显示出市场对这类产品的强烈需求。
指数增强基金“强”在哪?
指增基金兼具指数化投资的优势与获取超额收益的潜力。一方面,指数化投资具有透明、低成本、分散风险等特点;另一方面,量化技术的革新成为指数增强策略的核心驱动力,使得基金能够通过量化模型在跟踪指数的基础上挖掘超额收益,满足投资者追求更高回报的需求。
业绩表现上,Wind统计显示,2024年市场内473只股票型指数增强基金中,超越基准的平均净值收益率为1.94%,其中71.04%的产品跑赢基准收益。
未来有望不断扩容
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被动投资持续火热,指数增强型基金有望不断扩容。
从需求端看,随着投资者教育深化与资产配置理念普及,指增基金“透明化+超额收益”的特性正持续吸引资金入场。目前,全市场指数增强基金规模占比不足5%,显著低于成熟市场水平。从供给端看,基金公司正加速布局多元化标的指数,除传统宽基指数外,主题型、策略型指数(如自由现金流、ESG等)的增强产品陆续涌现,满足细分领域投资需求。
总体而言,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热潮是市场对“被动投资+主动增强”策略的双重认可,随着新产品推出以及投资者需求多元化,指数增强基金有望迎来不断扩容。
基金投资有风险。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判断基金是否与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投资需谨慎。
$鹏华银行C(OTCFUND|012042)$$鹏华银行A(OTCFUND|160631)$$鹏华增值宝货币(OTCFUND|000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