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大事不断,贸易战硝烟再起,全球股市、大宗商品经历黑色一周,纳指周跌超10%迈入熊市区间,原油、伦铜、白银暴跌,黄金冲高回落。从指数表现来看,A股市场震荡调整,大盘价值风格表现相对占优,大盘成长表现相对平淡。从板块来看,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银行板块涨幅靠前,电力设备、汽车、家电板块跌幅靠前。
上周市场主要指数表现:
A股市场震荡调整,
沪深300成长收益-2.34%
沪深300价值收益-0.34%
中证1000收益-1.04%
沪深300收益-1.37%
国证2000收益-1.06%
从板块来看,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银行板块涨幅靠前(数据来源于wind)
1、市场回顾
海外宏观方面,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此外将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美国股市周四和周五连续两天遭受重创,道指周五跌5.5%报38314.86点,较历史最高收盘纪录低逾10%。
国内方面,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告称,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和综合PMI分别为50.5%、50.8%和51.4%,比上月上升0.3、0.4和0.3个百分点,均连续两个月上升。其中,建筑业PMI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创2024年6月以来的新高。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回升苗头更为明显,二季度宏观经济预计继续取得“量的稳定增长”和“质的较快提升”。
2、后市观点
展望未来,四月正值年报和一季报集中披露期,市场聚焦转向业绩线索,业绩确定性预计成为投资的重要抓手。当前上市公司业绩延续缓步修复态势,后续随着经济基本面回暖有望迎来进一步改善空间。同时当前海外不确定性仍然较大,贸易政策或对市场情绪产生扰动,市场风险偏好存在阶段性压力。整体来看,预计二季度A股市场呈震荡态势,短期内大盘风格防御属性优势有望显现。
从产品配置层面,主要把握以下三条思路:一、顺周期预期修复,消费是短期利好线索叠加方向,如刺激消费,生育激励,外资偏好。同时,维持中期科技产业趋势占优的判断,科技中级别调整的窗口未到。因此继续看好兼具绩优价值股与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中证A500。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适时降准降息,降低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这些政策红利为红利板块提供了增量资金支持,增强了市场信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板块的核心逻辑依旧稳固,板块调整后已重回配置区间。三、港股创新药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双重驱动下,估值修复空间广阔。
$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A(OTCFUND|005313)$
$万家中证1000指数增强C(OTCFUND|005314)$
$万家中证500指数增强A(OTCFUND|006729)$
$万家中证500指数增强C(OTCFUND|006730)$
$万家沪深300指数增强A(OTCFUND|002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