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股 —
4月1日,指数尾盘走势分化,沪指红盘震荡,创指、深成指收跌。盘面上,可控核聚变板块强势,医药医疗股延续涨势,CRO概念方向领涨,光刻机板块走强,人形机器人板块午后走低,贵金属板块持续回调,算力股走弱。总体来看,个股呈普涨态势,上涨个股超3800只。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1323亿,较昨日缩量893亿。
截止收盘,沪指涨0.38%,报3348.44点;深成指跌0.01%,报10503.66点;创指跌0.09%,报2101.88点。
板块上,医药、生物科技、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家用电器、互联网、贵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A股三大指数今日涨跌不一,盘面上热点杂乱缺乏主线,市场通过阶段性的轮动,消化此前上涨带来的交易拥挤。两市成交额缩量,预示市场短期动能不足,资金观望情绪依然浓厚。另一方面,海外市场尤其是科技龙头大跌,以及美国关税政策等外部不确定性扰动下,市场风险偏好或仍将收缩。
临近业绩披露期,市场风险偏好收敛,在没有新题材催化且市场前期积累较大涨幅的情况下,题材板块有一定的止盈需求。整体来看,我们对A股长期向上趋势的信心较足,但近期行情可能出现震荡,需关注后续具体政策的落地及经济数据转暖,顺周期板块如家电、大消费、社会服务等领域有望估值修复,同时,由于政策倾斜于科技产业,因此科技股作为全年主线有望震荡上行。我们预计A股整体估值中枢或呈现上移趋势,中长期维度上我们持续关注科技、制造、消费、医药、军工的产业趋势机会。
$恒生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OTCFUND|004332)$
$恒生前海兴泰混合A(OTCFUND|020653)$
$恒生前海高端制造混合C(OTCFUND|013384)$
$恒生前海消费升级混合(OTCFUND|007277)$
— 港股 —
4月1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盘面上,医药股领涨,科技股涨幅居前,地产股走强。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0.38%报23206.84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23%报5407.38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24%报8537.34点,大市成交2502.3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198.64亿港元。
板块上,耐用消费、家庭用品、医药生物等板块涨幅居前,硬件设备、半导体、家电等板块跌幅居前。
今日港股三大指数震荡反弹,录得4月开门红行情。盘面上,大型科技股普遍反弹带领大市回暖,受消息面、政策面多重利好驱动,医药板块上涨。南向资金今日呈现大幅净流入,资金做多情绪显著回升。
中美股市在经历年初以来的行情后,估值水平差距已经缩小,同时近期海外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大,关税隐忧持续存在,全球资金做多中国市场的情绪相对缓和。短期内市场资金或将注意力转向低位、政策受益的板块,并保持一定程度的观望态势。同时海外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会驱使资金偏向于防御板块。从短期来看,高股息、受益于政策或有稳定收入的资产预计将表现较好。从中长期角度看,互联网、智能驾驶、医药、AI算力相关板块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OTCFUND|006537)$
— 债市 —
4月1日,国债期货收盘多数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5%,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5年期主力合约跌0.04%,2年期主力合约跌0.04%。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4月1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64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50%,投标量649亿元,中标量649亿元。Wind数据显示,当日3779亿元逆回购到期,据此计算,单日净回笼3130亿元。
资金面方面,Shibor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上行8.4BP报1.823%;7天期下行21.6BP报1.807%;14天期下行30.9BP报1.923%;1个月期下行1.2BP报1.916%。
今日国债期货多数收跌,短券弱势明显。前期宽货币、促消费等工具落地环境下,经济基本面修复成色验证或成为债市下一阶段的主线。预计流动性缺口有限,央行实质操作态度或回到稳中偏松方向。宏观数据方面,3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2,较2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创2024年12月来新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加快扩张。
$恒生前海恒源天利债券A(OTCFUND|013204)$
$恒生前海短债债券C(OTCFUND|009302)$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4月1日。以上观点仅供分享,并不代表恒生前海基金的立场与观点。恒生前海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恒生前海基金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请在投资前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相关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