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AI产业迎来了一天一个“知识点”的新阶段。昨天,RISC-V芯片为中国芯片带来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今天,一个陌生的名字Manus又普及了“AI智能体”概念。难怪不少朋友惊呼,中国AI的发展节奏,实在跟不上啊。
昨天,一则市场消息鼓舞了半导体行业的士气:开源RISC-V芯片有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目前广泛应用的ARM和最新的RISC-V,是两种不同的处理器架构,都源自1980年代的精简指令计算机RISC。区别在于,ARM存在着高昂的专利和架构授权问题;RISC-V则允许任何人自由使用、扩展,无需支付专利费用,更适用于“开源”新世界,在AI时代展现出巨大潜力。
芯片制造目前是中国AI产业主要瓶颈,近期爆火出圈的DeepSeek,可以在性能较弱的芯片上高效运行,有望促进RISC-V的推广,被认为是国产芯片弯道超车的机遇。近日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表示:“大力支持发展开源RISC-V,因为它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一场影响未来计算架构的全球化变革。”
今天,一个陌生的名字“Manus”又刷屏了AI圈,很多业内人士都在各大社区留言求该产品的“邀请码”。
据介绍,Manus 是全球第一款通用Agent(智能体)产品,可以解决各类复杂多变的任务。可以将Manus看作一站式 AI 助手。Manus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在自己的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通过编写并执行代码、智能浏览网页,直接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而非仅仅提供建议或答案。
据一位开发者说,他体验完后,感觉是请了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习生在帮他持续工作。这个效果,确实很令人惊叹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厂布局AI智能体,预计今年将是AI Agent商用爆发的大年,推动垂类应用场景的渗透。那么,AI在陪伴、教育、营销、金融等领域的应用落地,也就为时不远了。
中国AI发展一日千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吃透受益方向的确有点儿难。这时候,通过指数基金“一键布局”AI产业链,无疑会更简单有效一些。万家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万家中证软件服务的成分股覆盖了AI产业链,是投资AI板块的一个不错渠道,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
$万家中证软件服务ETF发起式联接A(OTCFUND|018182)$
$万家中证软件服务ETF发起式联接C(OTCFUND|018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