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1月24日,由香港恒生银行开发设计的恒指对外发布,成为全球第六、亚洲第三只正式发布的股票指数。一转眼,55年过去,香港成为了世界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而恒生系列指数作为“港股晴雨表”,已陪伴港股走过逾半个世纪的历程,成为了香港市场名副其实的“代言人”。
半个世纪以来,恒生系列指数发生了哪些变化?
恒生指数行政总裁巫婉雯表示,55年前发布的时候,恒指只有33只成分股,而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变成了83只,翻了一倍以上,这是对恒指进行多次优化后的结果。 从1969到2024年,恒指最重要的改革有两次:
一、2006年,决定将恒指扩容,把成分股目标增加至38只(2007年再增加至50只),编算方法也从总市值加权改为流通市值加权,同时为了避免个别成分股对指数的影响过大,将个股权重上限设为15%。
二、2021年,对恒指再次优化。一是在选股范围上,改为以7个行业组别对公司进行遴选;二是在编算方法上,恒指成分股数目增加到了80只,个股权重上限也从10%降到了8%,同时维持了一定数目的香港公司成分股,以确保指数的高度代表性和多元化。
巫婉雯表示,恒生指数公司于1984年成立,2024年刚好满40年。这些年来,恒生指数公司不断开拓新领域。在公司成立之初,仅有恒生指数这一只指数,但现在,编制的指数已超过2,200只。截至2024年10月底,全球有113只挂钩恒生指数系列的交易所买卖产品在12个交易所挂牌上市,总资产管理规模近785亿美元。
恒生科技指数:布局30只港股核心科技龙头
恒生科技指数于2020年7月27日正式推出,现已发展成为港股三大主要指数之一。恒生科技指数布局30只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按市值排名进行筛选,覆盖网络(包括移动通讯)、金融科技、云端、电子商贸、数码和智能化,并于每季度进行检讨。在12月9日生效的最新一轮调仓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公司,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过去五年,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业绩稳健。2023年,30只指数成分股营业收入共计47733亿元,较2019年增长超84%。30只成分股2023年归母净利润3478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近24%。

来源:Wind,数据区间为2019-2023年
截至2024上半年,恒生科技指数盈利增速已连续上行多个报告期,修复明显,上半年盈利增速达38.32%,远高于恒生指数(6.43%),较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28.79%)也更为优异。2024年前三季度,恒生科技指数多只成分股业绩亮眼。

来源:iFind,中信建投证券

备注:成分股业绩仅作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来源:Wind
2024年以来,港股回购潮汹涌,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举足轻重。2024全年,恒生科技指数共有10只成分股回购,总金额超1508亿港元。
浙商证券表示,回购通常意味着上市公司认为当前自家的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是向投资者表达当前股价被低估的积极信号,以此来稳定投资者信心和公司股价。

备注:成分股回购仅作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来源:Wind,截至2024/12/31
除了加速修复的业绩和回购表现,当前恒生科技指数经历上涨后的估值性价比依然可观。截至3月5日,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4.2,位于历史估值分位数27.92%,仍旧不算高估。这一分位数远低于同期的恒生指数(56.51%)!$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A(OTCFUND|013127)$$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C(OTCFUND|013128)$(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5)
国信证券认为,港股估值全球占优,进可攻退可守。经历了三年的下跌,港股年线终于在2024年9月由下跌转为上涨,预示着港股运行到了上涨行情中。行业方面,恒生科技是港股的锚,业绩确定性高,上行时会产生超额收益,在港股有上行空间时应予以超配。(来源:《国信证券港股2025年投资策略:估值全球占优,进可攻退可守》,2024/11/20)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港股代表性医药主题指数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于2019年12月16日正式推出,布局50只生物科技公司,按市值排名进行筛选,成分股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美、CXO等领域龙头,指数于每季度进行检讨。在12月9日生效的最新一轮调仓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公司,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2023年3月,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原名: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经历系列重大调整,主要包括:
(1)生物科技属性强化:更加聚焦港股生物科技产业;
(2)成分股数量精简:成分股数量精简至固定50只;
(3)流动性要求提升:流动性要求对标其他恒生旗舰指数,要求更为严格。
(4)差异化上市时长标准:对于大市值新股新增快速纳入机制,与恒生科技等旗舰指数保持一致;对于其他股票规定至少上市1个月才能进入成分股备选池。
在2024年12月的最新一轮调整中,指数名称由原先的“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数”变更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历史指数值放大10倍。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公司,截至2025/1/1
2019-2023年间,成分股的营业总收入均值呈上升态势,从2019年的237.04亿港元升至2023年的300.5亿港元。2024上半年,成分股的营业收入均值达153.86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均值为86.25%;成分股的归母净利润均值达6.79亿港元,同比增长率均值为12.1%,较上一年同期增长显著。

来源:Wind,2019-2023年
具体到恒生生物科技指数的性价比,其当前估值性价比较高。截至3月5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市盈率38.04,处于历史26.69%分位数,这意味着它的估值低于历史超70%的时间区间。$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OTCFUND|020634)$$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OTCFUND|020635)$(数据来源:wind)
申万宏源表示,港股医药估值具备吸引力。创新药方面,2018年至今已有超过70家18A创新药、创新器械公司于港交所上市。年初至今,创新药表现分化,部分创新药公司受益于商业化放量、核心管线临床数据积极、管线达成国际化合作等,股价表现优秀。创新药多模式积极出海,商业化持续放量,有望迎来盈利拐点:(1)国内药企License-out数量和金额快速增长,且License-out交易数量明显高于License-in。(2)Newco模式探索新型出海路径。(3)创新药海外市场具备定价优势。 Pharma方面,港股Pharma公司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持续加强创新管线布局。估值角度,2017年至今,港股Pharma板块1-year forward PE平均值为21倍。目前板块对应PE为14倍,位于-1标准差附近,处于历史相对低位。此外,医疗服务方面关注医保预付和医保政策催化;CXO方面生物安全法案未纳入NDAA,关注订单恢复情况。(来源:《申万宏源2025年港股医药行业投资策略:聚焦创新药出海+Pharma公司创新转型》,2024/12/22)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人应当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特别是特有风险,并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谨慎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损失。汇添富恒生科技ETF联接发起式(QDII)、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标的指数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股票市场。标的指数成份股的平均回报率与整个股票市场的平均回报率可能存在偏离。请投资者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以及集中投资于单一指数成分股的持有风险,请关注部分指数成分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请关注指数化投资的风险、ETF运作风险、投资特定品种的特有风险等;以上产品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为所投资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
以上指数(“该指数”)由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根据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的授权发布及编制。恒生科技指数的商标及名称由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全权拥有。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已同意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可就汇添富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的其它名称)及汇添富恒生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发起式联接基金(QDII)(或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的其它名称)(“该产品”)使用及参考该指数,但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并不就(i)该指数及其计算或任何与之有关的数据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或(ii)该指数或其中任何成份或其所包涵的数据的适用性或适合性;或(iii)任何人士因使用该指数或其中任何成份或其所包涵的数据而产生的结果,而向该产品的任何经纪或该产品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人士作出保证或声明或担保,也不会就该指数提供或默示任何保证、声明或担保。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可随时更改或修改计算及编制该指数及其任何有关的公式、成份股份及系数的过程及基准,而无须作出通知。在适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恒生指数有限公司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不会因(i)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就该产品使用及/或参考该指数;或(ii)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在计算该指数时的任何失准、遗漏、失误或错误;或(iii)与计算该指数有关并由任何其它人士提供的资料的任何失准、遗漏、失误﹑错误或不完整;或(iv)任何经纪、该产品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交易该产品的人士,因上述原因而直接或间接蒙受的任何经济或其它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或债务, 任何经纪、该产品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交易该产品的人士不得因该产品,以任何形式向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索偿、法律行动或法律诉讼。任何经纪、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人士,须在完全了解此免责声明,并且不能依赖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的情况下交易该产品。为避免产生疑问,本免责声明不构成任何经纪、持有人或任何其它人士与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及/或恒生资讯服务有限公司之间的任何合约或准合约关系,也不应视作已构成这种关系。任何投资者如认购或购买该产品权益,该投资者将被视为已承认、理解并接受此免责声明并受其约束,以及承认、理解并接受该产品所使用之该指数数值为恒生指数有限公司酌情计算的结果。
#汇财友道##中国资产爆发!摩根资管:重估才刚开始##王坚:AI正在将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