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曾说:“投资者的主要问题,甚至说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他自己。”
我们之所以会成为自己的敌人,是因为心理状态变化的干扰。身处资本市场变幻莫测的大潮中,我们很难保持长久的冷静和清醒,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某种心理陷阱中,导致投资行为的偏差,造成不必要的投资亏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基金投资中都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陷阱吧。
陷阱1: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即人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受到群体或身边人的影响,别人干什么,我也干什么,导致盲目跟从。比如在平时的投资中,你是否有看到某个行业很火热,就立即追高买入的时候?是否有看到别人持有的基金收益高,就忍不住心动立马下单的时候?
殊不知当一只基金在被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很可能已经上涨了一段时间或处于短期偏高的位置,如果此时追高买入,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
就像巴菲特曾说过的那样:在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对待基金投资亦是如此,在市场高涨的时候,我们反而需要更多的理智,保持独立的投资意识,根据市场及自身情况合理做出决策,而非盲目随波逐流。
陷阱2:处置效应
小诺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同时持有盈利和亏损的两只基金,如果必须要卖掉一只,你会选择卖出盈利的还是亏损的呢?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会选择卖出盈利的基金并继续持有亏损的基金,这恰恰就掉入了处置效应的心理陷阱中。
这种心理容易让我们在优质的基金上过早止盈,而在亏损的基金上盲目坚持,不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不说,未来还可能加大我们的亏损。
想要减轻处置效应带来的影响,在进行基金交易决策时,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出发,结合市场、基金、自身的综合情况来进行止盈或止损操作,同时弱化对短期净值涨跌的关注,多关注基金的长期表现、基金经理投资逻辑等核心问题,对优质的基金咱们不妨多一些耐心。
陷阱3:锚定思维
在投资中,我们总能听到:涨了这么多该卖了、跌了这么多可以买了。这就是典型的以购买价作为“锚”的投资思维。
就如我们去商场购买商品,我们会更关注打折后商品与原价的差价,若是差价很多,就会觉得很划算,就更容易将商品加入购物车。
在基金投资中,锚定心理会让我们过度关注基金历史净值或持仓成本,而忽略了基金本身的价值以及未来的走势。
所以,在购买基金前,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基金本身”以及基金背后的人--基金经理。我们需要弄明白基金的投资方向及所投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要知道基金的历史业绩只是我们筛选优秀基金的参考指标,基金未来的稳健增长能力才是我们买卖操作的重要考虑,如果一只基金未来的成长空间很大,那“贵”一点又何妨呢?
好了,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这么多。投资是一场修行,要想提高胜率,不仅需要过硬的投资能力,也需要良好的投资心态,我们只有努力克服人性的弱点,时刻保持理智,才能在投资的赛场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产品:
$诺安新经济股票(OTCFUND|000971)$
$诺安优选回报混合(OTCFUND|001743)$
$诺安进取回报混合(OTCFUND|001744)$
$诺安和鑫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002560)$
$诺安恒鑫混合(OTCFUND|006429)$
$诺安灵活配置混合(OTCFUND|320006)$
$诺安先锋混合C(OTCFUND|012621)$
$诺安先锋混合A(OTCFUND|320003)$
$诺安优势行业混合A(OTCFUND|000538)$
$诺安优势行业混合C(OTCFUND|00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