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华基金开启企业社会责任新创举
伴随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基金已经成为深入千家万户的理财工具。但随着基金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基金营销进入了瓶颈期。如何在同质化产品、同质化营销的市场中独辟蹊径?成为摆在基金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鹏华基金在准备推出“鹏华上证民企50ETF及联接基金”的同时,在社会责任领域启动的一项开创性举措——联袂专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发起“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计划”,就是力图将对基金的关注上升到对关注社会公益的有益尝试。
基金营销进入“认同”时代
对于基金营销来说,如果说上一个阶段的使命是“认知”,目的是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基金,认识基金公司。那么,在国内基金业经过上一轮牛市爆发式的高增长,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已达到1.86亿户,近三分之一的城镇家庭拥有基金的今天,基金营销“认知”的使命可以说基本完成。
当中国基金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基金营销的关键词已经由“认知”变成了“认同”, 让投资者更深入的了解基金公司,认同基金公司的风格、文化、形象,在基金持有人和基金公司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心灵纽带,提升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忠诚度,就成为新时期赋予基金营销新的使命。
而在赢得投资者认同的过程中,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无疑是最能体现基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塑造公司良好形象的方式之一。因此,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形象的传播被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重视,公益活动作为其中最主要的载体,已成为展现企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舞台。
2008年,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极大的推动了慈善公益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基金行业整体的慈善公益意识也正是由此萌发成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证券投资基金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受调查各基金公司面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活动的态度均比较积极,多数公司能够制度化、定期化的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09年度各公司在社会慈善公益方面的总投入约8740万元,受益人数达631万人。
作为“老十家”基金公司的代表,鹏华基金一直以成为优秀企业公民为己任,重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后,鹏华基金共捐赠了400万给深圳红十字会,其中在“成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关注四川灾区残疾人再就业的“新叶工程”中,鹏华基金作为金融证券行业唯一的代表,捐赠200万元,用以扶助地震灾区的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恢复他们对生存和生活的信心。同时,鹏华基金日前启动的“鹏友多心灵公益计划”更以心灵公益为基调,超越了传统的捐钱捐物形式,以全新的公益理念和形式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正如鹏华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鹏华基金认为,绝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在灾难发生时的“雪中送炭”,而是要结合公司的长远目标使其成为对品牌建设的长期投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的应该是“锦上添花”。
开启公益活动新形式
《孟子·尽心上》有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人经世济民的传统源远流长。但进入现代社会,单凭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力量,想做到“兼济天下”已经远远不够。
随着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远比“一个人的战斗”更有效。例如,李连杰发起成立的“壹基金”就致力于搭建公益平台,实现传播公益文化、汇集公益捐款、促进公益合作、推动公益产业的发展的目的,已经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品牌。
而基金作为一种信托关系的体现,实际上更适合发挥社会公益活动中的桥梁作用。基金既可以联系起持有人和基金公司,同时也联系起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如果能团结起持有人、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形成巨大的合力共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势必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鹏华基金联袂专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发起的“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计划”,就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的开创性尝试。正如该活动的主旨“鹏友多、力量大”,鹏华基金希望联合民企50指数的50家成份股公司共同提升社会责任能力,通过联合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带动普通投资者在投资中不仅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方面的表现,同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参与社会公益的状况,了解企业的社会贡献。
该计划的短期活动规划包括“上证民企50指数成份股公司社会责任现状研究”、“鹏华上证民企50公益网络互动”和“鹏华上证民企50公益高峰论坛”;长期活动规划包括“上证民企50社会责任执行能力培训提升计划”、“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互助行动”和“鹏华上证民企50投资者心灵公益计划”。
“联合公益计划”是一条纽带,在携手国内综合门户网站网易及专业社会责任研究机构瑞森德的基础上,鹏华基金希望系统梳理上证民企50指数成份股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整体表现,展示这些公司在社会捐赠和自主开展公益活动方面所进行的努力,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些企业在直接创造财富之外社会贡献。
“联合公益计划”更是一个平台,通过论坛、培训、联合公益互助等行动,将各个行业的公司联合起来,发挥各自所长,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环节回应社会问题,从而使公司公益行动更有效,更深入。
鹏华基金在准备推出“鹏华上证民企50ETF及联接基金”的同时,在社会责任领域启动的一项开创性举措——联袂专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发起“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计划”,就是力图将对基金的关注上升到对关注社会公益的有益尝试。
基金营销进入“认同”时代
对于基金营销来说,如果说上一个阶段的使命是“认知”,目的是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基金,认识基金公司。那么,在国内基金业经过上一轮牛市爆发式的高增长,开放式基金投资者已达到1.86亿户,近三分之一的城镇家庭拥有基金的今天,基金营销“认知”的使命可以说基本完成。
当中国基金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基金营销的关键词已经由“认知”变成了“认同”, 让投资者更深入的了解基金公司,认同基金公司的风格、文化、形象,在基金持有人和基金公司之间建立起更紧密的心灵纽带,提升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忠诚度,就成为新时期赋予基金营销新的使命。
而在赢得投资者认同的过程中,开展慈善公益活动无疑是最能体现基金公司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塑造公司良好形象的方式之一。因此,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形象的传播被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重视,公益活动作为其中最主要的载体,已成为展现企业形象,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舞台。
2008年,我国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极大的推动了慈善公益活动的普及和开展,基金行业整体的慈善公益意识也正是由此萌发成长。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度证券投资基金社会责任报告》显示,受调查各基金公司面对社会公益事业和活动的态度均比较积极,多数公司能够制度化、定期化的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不完全统计,2009年度各公司在社会慈善公益方面的总投入约8740万元,受益人数达631万人。
作为“老十家”基金公司的代表,鹏华基金一直以成为优秀企业公民为己任,重视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2008年汶川地震后,鹏华基金共捐赠了400万给深圳红十字会,其中在“成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机构联合发起的关注四川灾区残疾人再就业的“新叶工程”中,鹏华基金作为金融证券行业唯一的代表,捐赠200万元,用以扶助地震灾区的残疾人,为他们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恢复他们对生存和生活的信心。同时,鹏华基金日前启动的“鹏友多心灵公益计划”更以心灵公益为基调,超越了传统的捐钱捐物形式,以全新的公益理念和形式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
正如鹏华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在成为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鹏华基金认为,绝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在灾难发生时的“雪中送炭”,而是要结合公司的长远目标使其成为对品牌建设的长期投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多的应该是“锦上添花”。
开启公益活动新形式
《孟子·尽心上》有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中国古人经世济民的传统源远流长。但进入现代社会,单凭一个人、一个企业的力量,想做到“兼济天下”已经远远不够。
随着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远比“一个人的战斗”更有效。例如,李连杰发起成立的“壹基金”就致力于搭建公益平台,实现传播公益文化、汇集公益捐款、促进公益合作、推动公益产业的发展的目的,已经成为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益品牌。
而基金作为一种信托关系的体现,实际上更适合发挥社会公益活动中的桥梁作用。基金既可以联系起持有人和基金公司,同时也联系起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如果能团结起持有人、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形成巨大的合力共同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势必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和作用。
鹏华基金联袂专业社会责任咨询机构发起的“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计划”,就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的开创性尝试。正如该活动的主旨“鹏友多、力量大”,鹏华基金希望联合民企50指数的50家成份股公司共同提升社会责任能力,通过联合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带动普通投资者在投资中不仅关注上市公司财务方面的表现,同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企业参与社会公益的状况,了解企业的社会贡献。
该计划的短期活动规划包括“上证民企50指数成份股公司社会责任现状研究”、“鹏华上证民企50公益网络互动”和“鹏华上证民企50公益高峰论坛”;长期活动规划包括“上证民企50社会责任执行能力培训提升计划”、“鹏华上证民企50联合公益互助行动”和“鹏华上证民企50投资者心灵公益计划”。
“联合公益计划”是一条纽带,在携手国内综合门户网站网易及专业社会责任研究机构瑞森德的基础上,鹏华基金希望系统梳理上证民企50指数成份股公司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整体表现,展示这些公司在社会捐赠和自主开展公益活动方面所进行的努力,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这些企业在直接创造财富之外社会贡献。
“联合公益计划”更是一个平台,通过论坛、培训、联合公益互助等行动,将各个行业的公司联合起来,发挥各自所长,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环节回应社会问题,从而使公司公益行动更有效,更深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