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间,在海外可能加强对中国药品限制的传闻影响下,A股、港股医药板块9月11日开盘大幅低开,CS创新药指数(931152)一度跌超5% ,恒生创新药指数(HSIDI)一度跌超8%,相关龙头股一度跌近-10%。随后,A股、港股创新药板块显示出强大韧性,截至11日收盘CS创新药收跌0.5% ,恒生创新药收跌3.04%,跌幅显著收窄。(数据来源:wind)
真调整还是“错杀”?
9月11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在研新药数量占全球数量的比例超过20%,已跃居全球新药研发第二位,多款国产创新药落地填补了相关领域国产创新药的空白。中国创新药企的研发实力以及价格优势,具备全球竞争力,长期工程师红利也是不变的事实。不利消息传闻导致的板块调整更多可能是情绪上的杀跌,但或意味创新药行情开始分化,后续可关注研发实力强的创新药公司以及创新药BD(商务拓展)出海授权交易进展。。
从根本上看,中国创新药从临床验证、BD出海、商业化逐步兑现,并具备全球竞争力。叠加国内政策加速落地以及板块景气度回升,中国创新药中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政策”加速落地,中国创新药定价迎新机
2025年以来,各类创新药支持政策密集发布,政策多举措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
“新药”加速获批,中国药企竞争力抬升
国家药监局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批准的创新药达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批准创新药48个的全年数量。
创新药不断获批,也证明了中国药企竞争力不断抬升。6月份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 Exec)公布了2025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榜单,6家中国药企上榜,创历史新高。在创新药舞台上,中国药企已经崭露头角,与跨国药企的距离逐渐拉近,在有些领域甚至实现超越。
创新药产业景气回升,药企业绩或持续修复
虽然中证创新药指数今年以来已经过一轮强势上涨,但从企业业绩改善和价值角度来说,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前景或依然广阔,未来如果有更多利好政策出台,有望进一步打开创新药板块的上行空间。
中证创新药指数(CS创新药)归母净利润变化图(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wind,2019.12.31-2025.6.30,根据定期报告进行统计,指数财务数据根据最新成分股进行计算;同比变动根据两期共有的成分进行计算。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2024、2023、2022、2021、2020年年度收益率分别为-16.51%、-11.91%、-25.74%、-10.61%、55.14%。指数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对指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风险提示:上述资料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或发售或邀请认购任何证券、投资产品或服务。所刊载资料均来自被认为可靠的信息来源,但仍请自行核实有关资料。投资涉及风险,不同资产类别有不同的风险特征,过去业绩并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前请参阅销售文件所载详情,包括风险因素。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本材料为公开宣传材料,仅限在中国内地范围内分发,仅供中国内地符合资格的基金投资者查阅。
$创新药企ETF(SH56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