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驱动消费增长、促进就业创新、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引擎。
繁荣背后,无序竞争与低价恶战的暗流也在涌动。
一些平台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惜以“烧钱补贴”掀起价格战,导致行业生态失衡;另一些平台则通过复杂的收费规则转嫁成本,压缩中小商户生存空间。这些问题不仅威胁市场公平竞争,更可能动摇平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的《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直击行业痛点,以规范收费行为为切入点,推动平台经济从野蛮生长转向有序治理,从“流量为王”转向“价值共生”。
平台经济监管进入精细化、常态化阶段,也为行业健康发展划定了清晰的红线。
无序竞争与收费乱象:平台经济的双重隐忧
平台经济的本质是连接供需、优化资源配置,但部分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将“规模优先”凌驾于“规则优先”之上。
一方面,无序竞争行为扰乱产业生态。比如,算法极致施压,对从业者合理权益保障不足;定价低于成本,导致中小商家赔本做生意等。这些行为,不仅扭曲价格信号,阻碍产业链的良性发展,也埋下食品安全和出行安全的隐患,损害消费者的长远利益。
另一方面,收费不透明、不合理的问题困扰平台生态。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调研,部分平台收费名目繁多,如佣金、技术服务费、营销推广费等,且计算方式复杂,收费不透明。此外,还有平台存在只收费不服务、转嫁应由平台自身承担的费用等不合理收费行为。
这种“竭泽而渔”的收费模式,不仅损害商户权益,也削弱了平台经济的普惠性价值。
前不久,五部门约谈外卖平台时指出了“抽成比例不合理”“收费行为失范”等核心痛点,显示出监管部门对问题本质的清醒认知。
《合规指南》:构建收费规则的“透明标尺”
此次《指南》的制定,正是针对上述乱象的系统性回应。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规范收费行为重塑平台与商户的权责边界,推动行业从“零和博弈”转向“共生共赢”。
首先,《指南》确立了收费的三大原则——公平、合法、诚信。 平台需基于服务协议、交易规则和实际成本合理定价,避免利用优势地位的霸权式定价。例如,《指南》明确要求平台在修改收费规则前必须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不少于7日,并保障商户的退出自由。这一规定实质上将定价权从平台单向决策转变为双向协商,增强了市场博弈的公平性。
其次,《指南》剑指八类不合理收费行为,为监管提供“负面清单”。例如,明确平台要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健全收费规则、收费公示等制度机制,严格履行减收、免收费用承诺,审慎评估收取保证金必要性,按照平等自愿原则开展推广服务,保障平台内经营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明确了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转嫁应由平台自身承担的费用等8种不合理收费行为。
《指南》的细化规定,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也为商户维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外,《指南》也倡导平台主动降低商户负担,承担社会责任。 鼓励平台对中小商户实施优惠减免,在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调整收费政策,采取减免佣金、降低收费标准等帮扶政策。这种“放水养鱼”的策略,有助于构建长期稳定的商户关系,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闭环。
不过,有些问题仍需理性探讨。抽成比例合理性的量化标准,需建立成本核算动态调整机制;平台算法透明化与从业者权益保障之间的平衡,需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执行和完善;创新激励与秩序维护如何实现良性互动等。
从合规到共生:平台经济的转型之路
《指南》的出台,不仅是监管政策的升级,更预示着平台经济商业逻辑的深刻变革。
对平台企业而言,合规管理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过去,部分平台依赖灰色地带的收费模式实现高速增长,但随着监管体系的完善,这种粗放式发展已不可持续。
对中小商户而言,《指南》提供了抵御不公平待遇的“护城河”。 收费透明化、规则稳定化,意味着商户可以更精准地核算成本,规划经营策略。保证金收取的审慎化、优惠政策的制度化,也将缓解中小商户的资金压力,为其生存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对消费者而言,收费规范化将间接提升服务品质。 当平台不再通过转嫁成本或降低服务质量来维持利润时,消费者将获得更透明的价格体系和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平台经济的治理思路日益清晰:一是以法治化框架约束企业行为,例如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遏制“二选一”,依据《食品安全法》强化外卖餐饮安全责任;二是推动收费透明化与负担合理化,例如出台《指南》明令禁止重复收费、转嫁成本等行为,依托《价格法》要求平台公示收费项目及测算逻辑,并通过动态评估机制对中小商户实施分层优惠费率,切实降低其经营成本;三是强化平台主体责任与社会协同,例如要求企业建立合规管理体系与风险预警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推动形成政府监管、平台自治、商户参与的共治生态。这种常态化监管并非抑制创新,而是引导平台摒弃短期逐利思维,转向可持续生态构建——商户有利润、从业者有保障、消费者有信任。
平台经济的本质是民生行业,最终应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既关乎亿万商户的生计,也关乎国民消费的提质升级。当竞争回归有序、收费趋于合理,平台经济方能跳出恶性竞争陷阱,在公平的土壤中孕育创新,在透明的规则下实现共生。
平台经济治理绝非简单的“管与放”选择题,而是关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唯有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常态化监管,在促发展与守底线之间找到动态平衡,才能实现“平台不失序、商户有空间、劳动者得尊严、消费者享便利”的多维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