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7 19:39:20 股吧网页版
数字金融绘就服务为民新图景
来源:人民网

  自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以来,我国金融业将其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五大领域的系统性支持框架。

  近期,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香港特区政府承办的2025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上,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兼品牌总监盛瑞生表示,中国平安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为核心,积极探索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开启全面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经营、数字化管理的“三数工程”,用全场景数字化赋能综合金融、医疗养老、行业机构。

  数字化运营:技术赋能效率革命

  在深圳一工业园区,小微企业主李先生申请贷款时体验了“AI投资信贷风控系统”。该系统基于知识图谱技术,实时分析企业上下游交易、纳税记录等数据,用10分钟完成授信审批,款项当天到账。

  服务的高效率也体现在“智能闪赔”上,车主张女士在交通事故后,通过手机APP上传车辆损伤照片,AI系统完成定损并启动理赔,全程不到5分钟。“过去定损要等查勘员现场处理,现在动动手指就解决了。”张女士说。

  数字化运营是金融业提质增效的基石。盛瑞生介绍,公司建立起端到端智能化系统,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网络安全及风控能力。比如,AI风控针对企业信贷和投资风控难等问题,研发基于企业知识图谱的投资信贷风控系统,覆盖全国近1亿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效预警违约风险。

  数字化管理:激活数据要素驱动力

  数字化管理是释放金融数据价值的关键。202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关键驱动,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竞争力。

  对此,中国平安构建起数据中台和技术底座,搭建了通用模型、垂域模型和应用模型三层大模型体系,通过整合多用户、多场景的数据资源,实现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其中,“平安医家人”医生工作台和“平安医博通”多模态大模型,打造出12个系列业务模型群,实现AI赋能医疗全流程业务场景,助力平安的家医服务效能提升约30%。自主研发的AI辅助诊疗系统,包括智能重症监控、AI智能辅助问诊、合理用药监测、智能医疗安全监控四大板块,目前已覆盖超过 2000 种疾病的诊断知识。打造的AI健康管理师,有效提升用户慢病管理效率和依从性,AI助力慢病管理改善率达90%。

  数字化经营:打造AI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持续推进的数字金融创新,正通过金融机构将金融服务嵌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等数字化场景,助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

  业界人士表示,金融机构正搭建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和重要产业链,加强场景聚合、生态对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其中,中国平安通过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先知、先觉、先行”的经营策略,推动业务的创新发展。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陈当阳介绍,金融壹账通对内服务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银行等数十家子公司,为平安集团及各子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对外,将沉淀的数字技术应用赋能外部企业,已覆盖100%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99%的城商行、65%的财产险公司,境外服务20个国家及地区、197家境外金融机构。

  从数据共享激活要素价值,到AI风控筑牢安全底线,再到场景创新服务千行百业,金融业正在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随着《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等政策深入推进,金融正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书写新篇章。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