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谷子经济、国货出海等火热,茶饮品牌扎堆上市,新消费板块上演了令人瞩目的“逆袭”。据Wind数据,截至5月9日,老铺黄金今年以来涨幅超180%,上市至今股价涨幅已超1000%;泡泡玛特今年以来涨幅超110%,股价从最低点9.808港元至今涨幅已超1900%。
“国潮”奶茶股接连上市引人注目。2月初,茶饮连锁品牌古茗在港交所上市,尽管上市首日破发,但今年以来已涨近150%。“雪王”蜜雪集团3月上市,融资认购额创下港股市场新股认购纪录,最新市值已超1800亿港元。近日,另一知名奶茶品牌沪上阿姨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新锐消费股开始在公募基金重仓名单中集体亮相。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泡泡玛特被168只基金重仓持有5971.08万股。按照一季度获公募基金增持市值排序,泡泡玛特排在第八位。获增持市值前七名的股票分别为阿里巴巴、腾讯控股、中芯国际、比亚迪、小米集团、紫金矿业、山西汾酒。同时,泡泡玛特还进入公募基金前三十大重仓股。此外,毛戈平成为公募基金新增前五十大重仓股的第5名,被24只公募基金重仓持有532.2万股。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敏锐抓住新消费牛股。例如,广发基金基金经理李耀柱管理的广发沪港深新机遇股票,一季度大幅增持并重仓了泡泡玛特、老铺黄金和毛戈平。上述三只股票分别位列该基金第四大、第五大、第七大重仓股。
有知名消费基金经理同时重仓新消费与传统消费股票。例如,一季度,银华基金基金经理张萍管理的银华品质消费股票首次重仓了泡泡玛特和毛戈平,上述两只股票分别位列该基金第四、第五大重仓股。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股分别为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腾讯控股。今年以来,该基金已获26.58%的涨幅,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居前。
不过,不乏基金经理与大牛股“失之交臂”。例如,某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在2021年四季度末就持有1600万股泡泡玛特,在2022年上半年末已加仓至2500万股,但彼时泡泡玛特股价一路下跌,2022年年底创下新低,到2022年年末,该基金已全部清仓泡泡玛特,此后持仓中也未再出现泡泡玛特的身影,错过了从底部反弹19倍的投资机遇。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这轮新消费浪潮的爆发背后,供需两侧均发生了改变。民生加银基金消费行业研究组认为,新消费股的涨幅并非由短期市场风格或情绪主导,其业绩呈现较强成长性,驱动股价上涨。在需求端,消费者出现更多结构性需求,悦己消费、情感消费已成新刚需,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智能化等趋势兴起。
中信建投基金观察表示,新消费崛起背后,折射了两大重要变化:一是消费品的增长逻辑从实用性转向情绪价值;二是本土品牌逐步从模仿走向引领消费潮流。以“95后”和“00后”为代表的“Z世代”逐渐替代“80后”等成为消费主力,这代年轻人的消费偏好较之前有较大不同,更加注重追求精神满足与情绪价值。新兴的消费品刚好满足了这代年轻人的核心诉求。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逐步走强,年轻群体的文化自信逐步增强,使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古法工艺+年轻化表达”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