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追剧正酣,屏幕上突然弹出“VIP(会员)剩余30分钟”的提示——这大概是不少人熟悉的“焦虑时刻”。手忙脚乱点进续费页面,官方APP显示月卡会员要30块,随手刷了刷淘宝、京东、闲鱼等电商平台,却发现同款会员居然有更低的价格,一边心动“能省不少”,一边又犯嘀咕“这么便宜会不会有坑”?
为厘清不同渠道视频会员的价格差异及低价会员的充值真实性,10月31日上午,海报新闻记者针对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四家主流视频平台的月卡会员,开展跨渠道测评。测评范围涵盖各平台官方APP、淘宝、京东及闲鱼四大购买渠道,通过实际查询比价、咨询卖家、下单验证等方式,还原视频会员充值市场的真实情况。

本次测评比价明细表
官方APP价格最高,闲鱼价格最低,两个平台价差超3倍
从价格查询结果来看,同一平台会员在不同渠道价差显著。打开腾讯视频APP,记者看到其月卡会员标价30元,淘宝随机一家店铺显示19元,直降11元,京东平台为18.63元,闲鱼平台价格优势最为显著——官方店铺售价14.9元(含记者自己账户内3元优惠券),第三方卖家报价区间为15元-18元。
腾讯视频月卡会员的类似价差也出现在其他平台,其中,爱奇艺“黄金VIP”和优酷的月卡会员,在官方APP与闲鱼上的最低售价价差超3倍。
闲鱼卖家自述:利润只有几毛钱,低价背后的“薄利多销”与无奈
“价格怎么比官方低这么多?会不会有问题?”在闲鱼一家售卖腾讯视频会员的店铺,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发起咨询。客服回复迅速:“放心,都是官方直充,保证安全不会掉线,账号有问题包售后,不是连续包月价格,到期后不会自动续费。”

与闲鱼店铺客服的对话截图
当记者继续追问低价原因,对方坦言,是代理商放的货,一单利润就两毛到五毛,且不支持砍价。并且,有商家客服也向记者否认目前的价格为双十一大促的优惠价:“我们店一直都没有优惠,利润就几毛,跟双十一没关系。”
聊到销量时,客服语气略显无奈:“现在不行了,行行难做。过去一天能充几千单,现在利润微薄,做的人也多了,量就下来了。”

与闲鱼店铺客服的对话截图
低价诱惑:闲鱼“羊毛”好薅吗?实测存在充值失败、套路续费等问题
价格差异背后,低价会员的充值成功率及安全性是核心关注点,记者随即在价格最便宜的闲鱼平台开展充值真实性验证。腾讯视频官方店铺14.9元订单、闲鱼上随机一家店铺的芒果TV11.9元订单,均实现10分钟内直充到账,未出现异常,但另外两个视频平台的低价会员测试却出现了充值问题。

从闲鱼下单的11.9元的芒果TV月卡会员显示成功充值
其中,记者下单了一家店铺里、售价仅为0.1元的优酷月卡低价会员,付款成功后,客服自动推送操作指引,要求“下载快手极速版,并按流程输入领取会员手机号”,可当记者按指引操作后,页面跳转至芒果APP连续包月界面,界面下方以淡化黄字标注“首次0.1元,3天后续订35.9元/月”,最终,记者未成功领取优酷会员。

爱奇艺低价“黄金VIP”会员测试同样存在风险。记者先下单0.1元拼单会员,点击“聊一聊”界面时,系统弹出红底白字提示 “该卖家近期被退款较多,退款率已高于平台均值”,记者当即取消订单。然后,又随机选择一家标价9.99元、标注“卖家信用优秀”的店铺,付款后卖家提供卡号并要求“复制至浏览器打开兑换”。记者操作过程中,收到的验证码短信显示为“【小米】xxxxx,小米账号绑定手机验证码,请勿透露给其他人”,最终步骤弹出“权益兑换失败,请重试,原因:该用户没有领取资格”的弹窗。记者联系卖家后,对方仅回复“换手机号或申请退款(退款原因选协商一致)”,虽然最终实现秒到账,但存在明显流程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在腾讯视频官方店铺下单的月卡会员虽然充值成功,但记者同样发现,在私人售卖的链接中,有不少低价产品是售卖的会员使用权,而不是充值到本人账号,标价在8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第三方商家低价售卖会员,应依实际情况评判是否涉及不正当竞争
针对第三方平台低价会员是否涉嫌扰乱市场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青岛一家律师事务所曹律师指出:“核心判定标准为是否获得官方授权——未经授权的低价代充,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正规官方分销渠道则不在此列。”
记者观察发现,闲鱼、淘宝、京东平台同时存在视频平台官方入驻店铺与无明确授权的第三方商家,且据部分第三方商家自述,其中有属于官方合法分销渠道的,也有自营店。这两类主体需严格区分。

有业内人士分析,合规渠道方面,头部视频平台30%至55%的新用户来自第三方分销,代理商通过批量拿货,能拿到更低的进货价,再靠薄利多销盈利;但也有部分属于黑灰产业链,“有些卖家拆分家庭卡、盗取权益码,甚至引导用户绑定陌生账号,这里面不仅有账号安全风险,还可能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人担心,大家都去闲鱼、淘宝等平台买低价会员,官方视频平台会不会面临“会员卖不出去”的困境?数据显示,目前视频平台仍有不少的会员订单来自官方渠道,并未陷入滞销困局。针对第三方平台的低价会员,各视频平台也在采取“疏堵结合”的应对措施:技术层面,通过技术手段限制多设备登录,打击账号共享;产品层面,推出亲情卡、家庭套餐,用合规的低价产品争夺市场;法律层面,起诉多家黑灰产主体,打击非法低价售卖。
消费者提醒:低价≠高性价比,需慎重购买
“消费者面对低价会员,一定要保持理性,别被价差冲昏头脑。”根据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要记住:不买超低价商品,不脱离平台私下交易,不下载陌生软件;同时做好“三查”:查卖家信用评级、查退款率、查商品详情是否标注“官方直充”。一旦遇到诈骗,要及时保存聊天记录、订单截图等凭证,向消协或12315投诉维权。
此次测评显示,闲鱼等第三方平台的低价会员虽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但3倍价差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对消费者而言,需仔细辨别避免踩坑;对视频平台和第三方销售平台来说,更需共同厘清合规边界,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才能让会员经济真正惠及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