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10月30日电(记者高少华)贝恩公司30日发布报告指出,2025年 “双十一” 释放信号:中国电商企业加快出海速度,推动海外市场高速增长。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电商企业也面临多重挑战,需要在战略布局、合规管理与本地化等方面持续增强能力。
今年“双十一”期间,淘宝在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促销活动,进一步展现其国际化战略的加速推进。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双十一”作为全球购物节的影响力,也反映出中国电商企业在海外市场持续深化布局、积极探索多元发展路径的努力。
以东南亚市场为例,中国电商企业在印尼、泰国和菲律宾通过自主发展与并购相结合的方式迅速扩张,为当地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在部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商品交易总额(GMV)占比一度接近50%。
除东南亚外,全球速卖通、希音(Shein)和Temu等平台也在拉美、中东及欧洲部分地区站稳脚跟。在全球最大零售市场美国,中国电商企业也取得显著进展。报告认为,中国电商行业具备显著优势,国内市场的持续演进为中国电商企业出海提供了坚实支撑。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亚太区零售业务主席韩微文表示:“双十一出海侧面反映出了中国电商企业走向全球的决心。依托在国内市场积累的规模化创新能力,中国电商企业已经在全球构建起了竞争优势。在国内增长放缓与国际监管趋紧的背景下,中国电商企业需要在各地市场把创新力与执行力相结合,才能在新阶段实现突破。”
中国电商市场已从传统模式转型为社交媒体驱动的零售新业态,并建立起即时配送体系。在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中国电商企业锤炼出一系列核心能力,包括产品快速迭代、创意驱动需求生成、履约配送高效即时、数字生态深度融合以及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为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电商企业全球化也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监管趋严,中国电商企业在海外发展过程中仍需积极应对数据合规、国家安全、产品质量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挑战;二是竞争加剧,中国电商企业在海外市场凭借性价比优势逐步拓展市场空间,但也面临来自本地平台的激烈竞争;三是消费习惯差异,在中国电商企业偏好的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倾向于移动端冲动消费;而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市场,消费者更注重搜索与比较,仍保留线下购物习惯。这种差异使得东南亚的成功模式难以复制到发达市场。
面对挑战,中国电商企业正积极推进本地化战略,通过并购或与当地企业合作,加速市场渗透。韩微文表示,“中国电商企业出海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企业正积极适应不同市场的客户偏好、文化与法规。我们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并购发生。中国电商企业应继续发挥颠覆性创新能力,借助国内市场的领先经验,加快全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