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阿里巴巴(09988.HK,以下简称“阿里”)旗下阿里云公告称,自10月30日起对法兰克福、东京、迪拜三大海外核心区域的ECS(弹性可扩展计算云服务器)产品实施价格调整,ecs.c9i、ecs.g9i等六大规格族降幅最高达10.26%。

这场精准调价距9月24日云栖大会发布全球化战略仅过去20天,形成“战略宣示—战术落地”的快速响应闭环。
从阿里的3800亿元AI基建计划、全球节点扩张蓝图,到此次针对性降价,阿里云正以"算力基建+价格杠杆+生态协同"的组合拳,在AI驱动的全球云市场竞争中加速突围。
战略落地
此次降价并非孤立的市场动作,而是9月云栖大会全球化战略的直接落地。
9月下旬杭州举行的2025云栖大会上,阿里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明确提出“超级AI云是下一代计算机”,并积极推动三年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同时,阿里云在大会上还宣布了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扩建计划,在巴西、法国、荷兰首次设立云计算地域节点,同步扩建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迪拜的数据中心。
短短20天后的降价行动,恰好覆盖了扩建重点区域中的东京、迪拜以及欧洲核心枢纽法兰克福,形成“基建先行、价格跟进”的战术逻辑。
目前,阿里云已在全球29个地区运营91个可用区,稳居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服务商地位。2025年以来,阿里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及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迪拜和墨西哥等地投入启用8个新的AI和云数据中心及可用区。阿里云在9月25日的中企出海技术分论坛进一步披露,未来两年,阿里云在海外会额外增加8个新region、33个新可用区。
云栖大会上亮相的技术升级更成为降价底气所在。
第九代企业级实例不仅采用英特尔(INTC.O)、超威半导体(AMD.O)最新芯片,其中AMD g9ae实例性能较上一代提升67%,还接入灵骏AI智算集群——该集群通过10万卡稳定互联架构,实现分钟级故障恢复能力。
正如阿里云智能集团公共云事业部出海解决方案总经理黄欢欢所言,“用全球一致的产品体验与竞争力价格,让阿里云的核心优势帮助出海企业更高效地开展业务”。
全球攻坚
此次降价的核心正是6月刚在法兰克福上线的第九代实际案例,而上线4个月便启动调价,打破云厂商新品价格稳定期惯例,借技术升级窗口期抢占更多市场。
从定价策略看,降价幅度与云栖大会披露的区域战略优先级高度匹配。
法兰克福作为2016年阿里云在欧洲建立的首个云中心,到2022年,阿里云已在法兰克福建成了三个数据中心,毫无疑问是阿里云“辐射欧洲大陆的AI算力枢纽”,而此次也以10.26%的最大降幅呼应战略权重。
迪拜作为中东扩建重点,9.64%的降幅配合数据中心升级;东京则依托亚太成熟布局,以esc.g9i 7.89%和esc.c9i 3.74%的降幅巩固基本盘。据公开资料统计,降价后,法兰克福2核8G g9i实例0.08美元/小时的价格,低于微软(MSFT.O)Azure D2s_v3实例的0.086美元/小时;而迪拜同配置实例0.09美元/小时的价格,也形成对Azure 0.095美元/小时的优势。
2025年的精准降价,是阿里云三年价格战略演进的必然结果。
回溯2023年4月,阿里云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发起降价,核心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产品全线降幅15%-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2024年2月,阿里云又宣布全线下调云产品官网售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
彼时,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称,“得益于在规模效应下持续释放技术红利;根据对市场的研判,中国很多企业仍然没有用公共云、没有享受到公共云带来的真正价值,降价可以推动更多企业上云”,“中国云计算发展了十多年,但公共云渗透率仍大幅低于欧美成熟市场。中国市场的服务器存量规模2000万台,美国服务器存量规模约为2100万台,但美国以公共云形式提供服务的算力占比为60%,中国仅为28%。”
2024年4月,阿里云又对13个海外地域降价23%-59%。而2025年云栖大会的召开与后续降价,阿里的海外战略进入"精细化攻坚"新阶段,聚焦AI算力需求旺盛的核心区域。
增长必选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后迅速跟进降价,本质是对全球云市场AI红利与竞争格局的精准把握。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强调,"新的AI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更大的集群规模"。
据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公有云支出将从2024年的5957亿美元增至7234亿美元,其中生成式AI贡献核心增量。目前,阿里云在全球云市场位列第四,落后于亚马逊(AMZN.O)的AWS、微软(MSFT.O)的Azure、谷歌(GOOG.O)云。
竞争压力迫在眉睫。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AWS、微软Azure、谷歌云仍占据65%的全球市场份额,AWS单季度仅云基础设施市场收入就达305亿美元、Azure为210亿美元、谷歌云为105亿美元。阿里云单季度全部营收则为334亿元人民币。
面对巨头优势,阿里云选择以“基建+价格+生态”破局,云栖大会宣布与英伟达(NVDA.O)合作推出Physical AI全链路平台,集成NVIDIA Isaac Sim等工具链缩短AI应用开发周期;同步启动"AI创客营"全球计划,提供最高12万美元云资源代金券、20亿免费模型Tokens吸引初创企业。
区域市场的增长潜力更强化了降价的必要性。Gartner指出,中东、拉美是全球云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欧洲保持稳定增量,而这些正是阿里云重点布局的区域。叠加中国出海企业的需求支撑,跨境电商、制造业出海企业对中文服务、全球组网的需求与阿里云的产品优势高度契合。
“未来,全世界可能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显然,阿里和吴泳铭都并不满足于阿里云当下的位次,而希望向更高处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