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注意到,九毛九(广州)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毛九”)旗下品牌太二酸菜鱼位于广州的三家门店已完成全面升级。
据了解,最新调整的三家门店以“鲜活”为核心理念,对产品、服务和环境进行迭代升级,主打活鱼、鲜鸡和鲜牛肉。升级后的太二酸菜鱼不再将酸菜鱼作为单一招牌产品,而是增加了爆炒鲜牛肉和鲜土鸡等新选择。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往中国餐饮市场主要有大单品模式和多品类模式。太二酸菜鱼曾凭借大单品模式,以招牌酸菜鱼迅速积累品牌知名度。但随着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消费者对新鲜感和个性化体验的追求加剧,太二酸菜鱼的大单品模式面临挑战,难以满足其长期发展需求。
九毛九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门店的迭代升级是一直在进行的,最近广州这边有三家店在做鲜活的试点,装修风格确实也不同了。升级门店旨在打造“社交型轻正餐新地标”,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用餐体验重塑品牌吸引力。
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太二酸菜鱼调整战略,主要因为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面对业绩下滑压力,太二酸菜鱼需寻求新的竞争优势,通过增加新品类提升盈利能力。”
据了解,此前太二酸菜鱼作为九毛九的核心业务,长期贡献超过七成的营收,然而,最近一年其业务数据并不好看。
根据最新的2024年业绩公告,九毛九2024年实现营收60.74亿元,同比增加1.47%;归母净利润5580.70万元,同比下降87.69%;年度溢利4480万元,同比减少90.7%,大幅缩水。
对于业绩下滑,九毛九归因于三方面原因:餐饮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同店收入下滑;闭店及经营不善引发的一次性闭店与资产减值损失约1.35亿元;政府补贴及税收优惠减少,叠加汇兑损失增加。
据了解,作为九毛九营收占比超七成的“现金牛”,太二酸菜鱼增长已显疲态。财报显示,2024年太二酸菜鱼实现收入44.1亿元,同比下滑1.4%;翻台率从4.1次/天降至3.5次/天,顾客人均消费从75元降至71元,同时太二酸菜鱼同店销售额也同比下降18.8%。
对此,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业绩下滑,太二酸菜鱼的变化是应对市场变化的必然选择,但调整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太二酸菜鱼增加菜品可能吸引到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对酸菜鱼兴趣不大的顾客,但也可能让原有的品牌定位被稀释,影响品牌辨识度。同时,太二酸菜鱼在丰富产品后需要保证出品稳定,这也对品牌供应链和厨房管理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