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南京4月28日电(殷晴、赵畅)28日,江苏无锡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这场大会因势而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不仅集中展示了无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当下精彩,更以多维度政策支撑、全产业链布局、创新生态构建,向外界释放出无锡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坚定决心。
因势而生:发出AI“升级宣言”
走进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展,集成威鑫H8000处理器、申威A1加速卡等高性能硬件的震泽之星一体机彰显“锡研锡产”硬核实力;雪浪数制“雪浪工业大模型”、思响数智“金石大模型”以从“0”到“1”的跨越书写无锡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突破历程;在4月25日的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上,无锡无界探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机器人“铁墩”灵活投篮,无锡巨蟹智能驱动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形机器人“小蟹”挥毫泼墨……
这些可触可感的创新背后,是近年来无锡聚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厚积薄发。2024年,无锡人工智能产业纳统规上企业超300家,营业收入2075亿元;建成智算中心17个、总算力规模达到4199PFlops;2家企业的2个模型以及17家企业的23项算法获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50余家具身智能产业核心企业落地集聚。
如果说一场大会勾勒出无锡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图景,那么根植于这座城市的产业生态与技术积淀,则是无锡谋篇跨越发展的底气之源。
近年来,无锡全力推进“465”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在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筑就先发优势,这恰与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形成强大协同。作为全国首个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无锡拥有覆盖传感器、通信网络、智能终端的完整产业链;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构建,奠定了人工智能发展信息基石;高端装备领域已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5家,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精密机械、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支撑。
当“一展一赛”的创新场景与“465”现代产业集群的坚实支撑交相辉映,这场大会成为无锡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全面起势的“升级宣言”——依托算力基础设施、制造业场景等优势,借力“465”现代产业集群的供应链韧性与创新生态,这座工商名城正式开启人工智能时代新征程。
顺势而为:吹响AI“冲锋号角”
DeepSeek-R1的横空出世,为全球AI生态带来颠覆性变革,也引发各界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思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在这一特殊节点,无锡召开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既是对国家战略部署的积极响应,也是吹响产业跨越发展的“冲锋号角”。大会上,一系列面向产业融合的战略合作、高能级平台落地无锡,构建起政产学研金协同的创新生态。
紧跟国家发展导向,无锡精心绘制产业蓝图,聚焦市场培育、产业赋能、要素供给等多维度,接连发布《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无锡市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无锡市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无锡市支持人工智能人才集聚发展若干措施》等6份文件,以清晰的战略逻辑,积极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
不仅是战略谋划,更要产业落地。无锡以引育重大项目为抓手,紧抓项目建设力度、进度。
优奇、软通天擎等整机企业先后落地,百度“文心大模型”、文远知行“高端大模型训练基地”等大模型项目陆续签约,意优科技、巨蟹智能等已发展成为国内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领军企业……
大会现场,无锡市人民政府与之江实验室、360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网络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1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机器人研发、算力设备制造、大模型、数据应用等赛道。其中,总投资10亿元的锡山智能机器人产业园项目,计划在建成后2年内引入25-30家科技小巨人、专精特新及行业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充分释放“虹吸效应”,打造区域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在重大项目招引上开足马力,在创新资源集聚上前瞻布局。瞄准创新平台这一技术攻关的“加速器”、产业生态培育的“孵化器”,无锡以江南大学等高校为支点,聚力打造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等应用创新平台矩阵,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人才储备。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无锡人形机器人技术专利申请总量572件,发明专利授权率达57%、位列江苏第一。
会上,国内首个聚焦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人形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整合华为云AI技术能力和专业服务等资源的无锡(华为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揭牌,将有力推动无锡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建设再次迈向新高度。
乘势而上:探路AI“未来范式”
敢闯敢试的胆识魄力与先行先试的创新基因,始终是镌刻在无锡城市血脉中的精神标识,更是驱动这座城市在产业变革浪潮中持续向上攀升的核心动能。
面对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无锡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围绕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战略目标,4月25日,举办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26日,举行人形机器人百人会会议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无锡站)活动;再到此次高规格部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展……无不彰显无锡追寻人工智能发展新范式的勇气与决心。
以大会为新起点,无锡明确将围绕产业筑基、创新驱动、要素赋能、场景突破、生态聚合等核心任务,重点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人工智能场景高价值应用标杆、人工智能要素高效能供给标杆等三大行业标杆。
聚焦产业能级提升,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锚定“人工智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服务商”四大核心赛道,无锡将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针对垂类模型、智算芯片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强化重大项目招引与链主企业培育,构建人工智能产业全链条竞争力。
深化场景融合创新,打造高价值应用标杆。无锡将推动AI深度融入制造业,实现规模化深层次应用;以人工智能大模型集群为底座升级城市治理,推动“一网统管”等向智能协同跃迁;拓展民生场景,构建智慧医疗、康养等服务生态,实现技术价值向生产生活的高效转化。
强化要素系统供给,打造高效能供给标杆。无锡将统筹优化智算中心布局,打造满足大模型预训练和高并发推理需求的智算集群;打造数据产业集聚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深化国际合作、强化人才引育、健全金融支撑,形成“算力充沛、数据流通、生态开放”的要素保障体系。
不仅于此,无锡更以“真金白银”展现诚意,明确对新建或成功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分阶段给予奖励,最高达2亿元;对人工智能企业年度主营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及以上的,分档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
当太湖之水注入AI基因,无锡正以制造业底蕴为帆、以标杆塑造为桨,跃动在人工智能时代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