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26 12:38:30 创作中心网页端 发布于 上海
优必选1.3亿收购引爆中美机器人暗战!万人量产VS特效质疑,谁在改写行业规则?

  优必选收购案背后的人形机器人暗战

  当美国同行Figure创始人公开质疑优必选“万人规模交付可能是电脑特效”时,这场中美机器人企业的隔空交锋,已经超出了简单的商业纠纷范畴。作为跟踪机器人赛道多年的老股民,我看到的是一场关于产业话语权的卡位战——中国企业正试图用规模化交付能力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被“特效质疑”倒逼的肌肉秀

  优必选那份一镜到底的工厂实拍视频,表面看是针对质疑的危机公关,实则暗含战略深意。要知道,在人形机器人这个烧钱如流水的赛道,资本市场最焦虑的就是“PPT造机器人”的故事。通过展示真实产线,优必选不仅自证了交付能力,更向市场传递出其工业级机器人Walker系列已具备场景落地条件的关键信号。这种展示,可比任何研报里的技术参数都有说服力。

  1.3亿收购案的场景野心

  最新这笔收购无锡优奇7%股权的交易,暴露了优必选更深的布局逻辑。无锡优奇服务的汽车、轮胎、3C电子等行业,恰是工业机器人最理想的落地场景。通过控股这家物流机器人企业,优必选相当于给自己的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提前修好了“高速公路”——既有现成的客户网络,又能快速对接仓储物流等刚性需求。这种“本体+场景”的打法,远比单纯炫技更符合商业逻辑。

  量产竞赛中的幸存者游戏

  眼下人形机器人赛道正在经历残酷的淘汰赛。美国Embodied、K-Scale Labs等明星公司的倒闭,与国内企业集体冲刺IPO形成鲜明对比。大摩最新报告预测2026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需求量仅1.2万台,与业内10万台的乐观预期相差近10倍。这种预期差恰恰说明:资本市场已从追捧技术概念转向严苛的商业化验证。优必选此时强化交付能力,某种程度上是在争夺“幸存者”的入场券。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优必选回应质疑的同一天,北京市长殷勇带队调研人形机器人企业时特别强调“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落地”。政策导向与产业动作的同步,或许暗示着一个新阶段的开端——当海外企业还在技术路线争议中徘徊时,中国玩家已经押注量产能力的建设。这种战略分歧,可能在未来几年重塑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

  当然,作为投资者需要清醒认识到:即便如优必选这样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仍面临传统教育机器人业务增长乏力、研发投入高企的财务压力。人形机器人能否真正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还要看后续订单的含金量。毕竟在制造业领域,客户愿意真金白银买单才是硬道理。这场中美机器人竞赛,或许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章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