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1-06 21:18:50 股吧网页版
产业链企业频频拿下大单 人形机器人规模化“上岗”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贾丽

  近期,人形机器人领域传来多个利好消息,同时行业大单频繁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已有7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官宣斩获超亿元或千台以上订单,包括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智元创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树科技”)、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

  另外,一批玩家正在跨界奔向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路上。广东小鹏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鹏”)于11月5日推出了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并已在广州建立首个具身智能数据工厂。抖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字节跳动”)也发布了招聘主导研发人形具身机器人的操作算法等人才信息,有意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优必选、宇树科技等企业接连斩获大额订单,小鹏、字节跳动等新势力加速入场,共同印证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的坚定信心。同时,产业链主流企业订单饱满,排产忙碌,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正在加速到来。

  北京智同工大智能传动技术研究院院长张驰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期行业亿元或千台级订单的集中出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市场信号。它表明人形机器人已不再是实验室的‘展品’,而是被市场认可的、能够解决实际需求的‘商品’。这批早期大规模订单将为行业带来宝贵的落地数据和应用反馈,驱动技术迭代进入正向循环。”

  产业链企业订单饱满排产忙

  随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感受到市场暖意。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从算法开发到系统集成,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正在经历繁忙景象。

  安徽普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工厂正在加班加点生产,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一季度。“自从机器人概念火爆以来,我们的产品询价量增加了三倍,实际订单量也翻了一番。”该负责人表示,公司正在扩建生产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关键部件的供应商也同样忙碌。一家伺服系统企业的生产主管透露,为了应对激增的订单,公司已经实行两班倒工作制,生产线几乎满负荷运转。“特别是高性能伺服电机的需求增长明显,这直接反映了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整机制造环节,优必选、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企业近期纷纷宣布获得大额订单。其中,据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11月4日披露信息,优必选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设备采购”,中标产品为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采购金额达1.59亿元。该订单预计在11月份完成交付。此次中标是继9月份2.5亿元订单后,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斩获的第二大订单。截至目前,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累计突破8亿元订单。

  除了优必选之外,11月4日,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疆科技”)对外宣布,与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后者将于2025年向越疆科技采购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此前,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达1.24亿元。星尘智能(深圳)有限公司也宣布与上海仙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未来两年将向工业制造、仓储物流等场景部署上千台AI机器人。

  “这些订单不仅规模大,而且交付周期短,对企业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合作接单,在资源和渠道上协同互补成为行业趋势。”国泰海通科技资深分析师李轩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人形机器人加速“上岗”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量产规模化成为当前阶段的关键词。从已披露的订单情况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涵盖教育、零售、安防、康养等多个领域。

  据了解,优必选Walker S2在中标自贡项目后,将主要用于数据采集中心的服务工作。此前,优必选的Walker S系列工业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多家工厂实训。

  李轩表示,人形机器人订单的集中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技术进步使得人形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成本下降让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应用更具经济性。五年前,一台人形机器人的成本高达几十万元,如今已经降至10万元以内,未来几年还将持续下降。

  规模化量产也带动了产业链成熟。据了解,以前人形机器人多是定制化生产,现在逐渐转向模块化、标准化制造,这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批专业从事人形机器人零部件生产的企业已经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开始显现。

  张驰宇认为,随着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人形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发展拐点。

  “人形机器人近期利好消息不断,表明该领域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刘景泰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相关政策的持续落地,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于11月5日公开表示,工信部下一步将加快布局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

  不过,专家们也指出,人形机器人要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商业化,还面临技术、成本和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挑战。

  “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仍需进一步提升。”张驰宇说,虽然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能力、与人类的自然交互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人形机器人的成本有望降至普通汽车的水平,届时将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