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4-20 19:56:30 股吧网页版
人形机器人“半马”,含“苏”量十足
来源:上海证券报

  4月19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可谓吸睛无数。在这场科技与运动的盛宴上,“天工Ultra”机器人一马当先,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完赛,勇夺桂冠。“N2”机器人和“行者二号”机器人也表现出色,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

  上证报记者获悉,此次参加半马赛的20多款机器人,不少整机或零部件都产自江苏,可谓含“苏”量十足。特别是夺冠的“天工Ultra”、夺银的“N2”选手,其公司均已落地江苏无锡、常州,会跑步也会跳跃的“夸父”人形机器人选手则来自苏州。这也让市场对江苏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刮目相看。

冠亚季军机器人公司都已落地苏锡常

  作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天工Ultra”机器人由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必选科技”)研发,组织机构落地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该款机器人身高1.8米,稳定奔跑时速达10公里。

  图片来源:优必选科技公司官微

  记者获悉,“天工Ultra”背后的优必选科技与无锡有着深厚渊源。早在2020年,无锡天奇股份与优必选科技合资成立无锡优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奇智能”);而后2021年,优奇智能入驻无锡经开区。2023年,无锡经开区又与优必选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在经开区打造工业级机器人和室外L4级无人物流车的研发测试及生产总部。而在2024年,优必选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园暨优奇智能总部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计划于2026年6月底前投产。

  此次比赛的亚军得主“N2”机器人,则由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松延动力”)研发,它宛如一个灵活的小精灵,身高1.2米,重30公斤,具备18个高性能关节和先进的运动控制系统,能够在高速奔跑中保持稳定与灵活。

  图片来源:松延动力公司官微

  本次半马赛,松延动力共有2支队伍参赛——小顽童队、旋风小子队,参赛机器人均为“松延动力N2”。最终,两队分别第二个、第三个抵达终点。

  “在这次比赛中,两队机器人的表现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也验证了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可靠性。”松延动力公司相关人员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上证报记者了解到,松延动力目前已与常州市天宁经开区达成项目合作,双方将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并落地当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此外,在本次半马赛中,来自苏州的“夸父”人形机器人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它由乐聚机器人打造,身高1.7米,为国内首款可跳跃、可适应多地形行走的开源鸿蒙人形机器人,奔跑速度可超7公里/时。

  乐聚机器人于2022年落户苏州市吴江区。自落户苏州以来,乐聚机器人相继推出医院物流机器人、高动态仿人机器人等研究成果,并在工业制造、商业服务、科研教育3大场景完成批量交付。2024年12月26日,乐聚机器人启动位于东太湖度假区的全省首条人形机器人产线,预计可年产200台人形机器人。在今年1月,该公司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专家袁帅接受上证报采访时表示,江苏不同城市在机器人产业布局上呈现出差异化定位。常州以“机器人+人工智能”为核心,形成了以武进区为主要基地的机器人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并在机器视觉、智能医疗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无锡则关联了优必选科技等企业,在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进行布局,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服务消费等多个场景的应用。苏州则通过乐聚机器人“夸父”等项目,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方向发力,致力于构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和生态体系。

江苏按下机器人产业布局“加速键”

  具身智能无疑是当下最为火热的科技投资之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苏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产业链角度看,江苏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以及系统集成、场景应用等环节具有显著优势。”袁帅向上证报记者阐述说,“江苏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从关键材料到核心部件,再到整机制造和系统集成,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场景应用方面,江苏积极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形成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

  以苏州为例,目前,苏州市聚集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600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3家,2024年产业规模达1395亿元。在一级市场,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同样十分活跃。2024年,苏州吴中区宣布设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在资本与人才的双重推动下,苏州地区的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得到进一步完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常州是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地,工业机器人本体产量接近全国1/4、协作机器人产量全国领先,拥有纳博特斯克、安川机器人、钱璟康复等机器人产业链企业近150家。2024年常州实现规上产值309亿元,覆盖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常州制定了“机器人产业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常州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描摹了路线图。“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布局高端整机、控制系统、机器人动力电池等领域,强化减速器、传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项目招引,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发展。”常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雪琴介绍说。

  近日,无锡也发布《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目标三年时间产业规模超300亿元、产业集群企业增至200家,打造不少于300个典型应用场景。苏州则提出,到2027年全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初步建立,支撑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0亿元。未来3至5年,江苏机器人产业有望在高端制造、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形成全球影响力。

  专家表示,具身智能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凭借“制造业底蕴+创新政策+开放场景”的综合优势,江苏有望在具身智能这一未来产业领域“走在前、做示范”,书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科技新篇章。

  作者:邱思雨仲茜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