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在本地生活领域动作频频,先后高调进入外卖与酒旅业务,进一步拓展本地生活服务赛道的布局。
11月17日晚间,在第三场京东品酒会现场,京东正式推出京东外卖App,不仅提供外卖服务,更集“外卖+即时零售+点评+酒旅+购物”等本地生活服务于一体,打造一站式本地生活平台。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表示,此前外卖服务内嵌于“秒送”品牌之下,导致用户感知度低、流量流失,如今独立成App更便于用户触达与使用。
与此同时,京东正式上线“京东点评”与“京东真榜”,完善内容生态。其中,京东点评设立找美食、住酒店、挑好物、去哪玩、选家政五个子频道,构建覆盖本地生活全场景的消费评价体系;京东真榜则招募10万名用户进行盲测,并推出榜单AI大模型—AI全网评。
从“种草”到“转化”的闭环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京东点评将内容与交易系统深度整合,用户浏览一篇餐厅探店笔记时,可以直接点击下方的京东外卖点单入口;浏览一篇数码产品测评内容时,也能一键跳转至京东自营店铺完成购买。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点评平台与电商平台之间的流量壁垒,形成从“种草”到“转化”的闭环,实现了生活服务内容与电商消费的紧密衔接。
刘强东表示:“我们采用AI把全网关于餐厅、酒店、景点、航司等,所有好吃、好玩的数据经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分析然后生成点评,这个点评背后是几十万条、几百万条的点评内容。”他同时表示,京东点评永不商业化。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京东外卖App可依托主站流量实现“购物+本地服务”双向引流,降低获客成本;结合无商业化点评与AI榜单构建信任机制,并凭借达达快送的即时配送能力,更好匹配中高端用户需求。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京东点评是京东完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的关键一环。此前,京东已通过外卖、七鲜小厨、京东旅行等业务逐步布局。
然而挑战同样不容忽视。郭涛表示,用户使用习惯已固化,转化成本高;京东在线下商户资源方面仍有差距,拓展速度将影响用户体验;独立App也面临“冷启动”难题,需平衡功能丰富性与操作便捷性,避免用户流失。
推出自营品牌“七鲜咖啡”
京东还在此次大会上推出自营现制饮品品牌“七鲜咖啡”。刘强东表示:“推出七鲜咖啡,只用鲜奶,希望为用户提供更新鲜、更好喝、更健康的咖啡体验。现已率先落地北京,正以每周新开3家至5家门店的速度稳步拓展,预计今年年底覆盖北京主要城区。希望随着七鲜咖啡在全国各地的开业,能够整体带动咖啡消费。”
百联咨询创始人、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京东切入本地生活赛道主要有两大路径:一是通过供应链整合赋能餐饮、酒旅等行业,提升运营效率;二是发展七鲜小厨、七鲜咖啡等自营业态,以差异化服务强化竞争力。
“七鲜咖啡是京东本地生活版图的多功能战略抓手,承担线下引流与网络铺设核心作用,通过高频咖啡消费吸附用户,串联起商超、餐饮等低频本地服务,同时以轻资产扩张模式快速抢占线下点位,完善本地生活服务网络,有望助力京东在本地生活赛道构建差异化竞争力。”郭涛如此表示。
事实上,此前京东选择进入的外卖赛道,已开始为其带来积极效应。11月13日,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京东高管透露,外卖业务的复购率保持着较高水平,也带动大盘用户的活跃度和购物频次的提升,同时吸引了更多新用户。最早一批的京东外卖新用户向其他业务的转化率已经接近50%,商超、生活服务等品类的购物频次也随之大幅提升。
以高频需求带动低频交易,筑牢用户生态,已成为电商平台提升增长动力的关键路径。陈礼腾认为,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的背景下,外卖作为高频场景,成为提升用户活跃、反哺低频零售业务的关键杠杆。京东持续的投入与对流量的需求,正驱动其在本地生活赛道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