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刘强东愈发频繁地在公开场所露面。
近日,刘强东现身东北长春,出席了长春市政府与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据悉,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在消费地标打造方面,拟打造京东MALL旗舰店、京东奥莱等,同时推动京东外卖在长春落地;物流仓储上,拟扩容“亚洲一号”仓,共同打造国际化供应链新枢纽;工业领域,深化与全市工业企业在供应链领域全方位合作,助力工业企业供应链数智化升级;农业板块,深耕农业领域,与农业企业、合作社共建生物资产数字化服务基地,构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并通过供应链金融助力产业发展。
据当地媒体长春日报旗下的官方公众号《长春政事儿》消息,京东集团早在2016年便已布局长春。截至今年7月,京东集团在长春市共投资5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近5年累计贡献社零额及营业收入259亿元、纳税3.1亿元。仅今年1—8月,就实现社零额60亿元,增长130%,纳税6808万元,增长120%。
不仅如此,京东今年在东北的布局动作不断。6月18日,京东旗下首个餐饮实体基础设施品牌七鲜美食 MALL 首店在哈尔滨开业,后续计划在全国超10个城市如北京、西安、长春、呼和浩特等地落地 “一城开多店” 计划。
刘强东近期的东北之行,是他继宿迁露面后的又一重要行程。8月29日,他现身宿迁,前往即将开业的京东折扣超市考察;次日,京东折扣超市在宿迁四店同开。
回溯刘强东今年的行程,3月时,久未公开露面的刘强东现身中国香港,参观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贾佳亚团队的多模态模型Mini - Gemini等人工智能项目,此后京东在AI领域、具身智能投资布局明显提速。
4月,刘强东亲身体验外卖配送工作,穿上外卖制服奔波于大街小巷,还热情邀请骑手们共进火锅,次月又身着印有京东外卖二维码的 T 恤现身日本街头,足见其对京东外卖业务的关注与推动。
从5月起,刘强东开启密集参会模式,先后现身全国青年企业家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和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演讲中多次强调京东 “正道成功”“三毛五” 等京东经营核心理念。
甚至在“618”前一晚,刘强东还出席小范围分享会,直面外界关切问题。他明确指出,京东并非 “多元化公司”,始终围绕供应链开展业务,以与美团的外卖竞争为例,表明其背后旨在强化生鲜供应链,前端外卖业务盈利并非重点,核心是依托供应链创造价值。
同时,刘强东在上述分享会上坦言“最近的五年很遗憾,可以说是京东失落的五年,是走下坡路的五年,可以毫不留情地说,没有创新,没有成长,没有进步。在我的创业史上,可以说是最没有特色、贡献价值最少的五年。未来,我们每年都会有一个超级项目,目前已经有包括稳定币在内的六个创新项目在推进中。”
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指出,刘强东近期密集现身公开场合,背后有着明确的战略考量。
她认为,近几年内容电商快速发展,加上今年闪购频道崛起,电商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京东的模式逐渐显露出 “传统” 特质,面临的市场压力愈发明显。作为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无法再像过去几年那样长期处于幕后,必须亲自走到台前,主导战略调整。
“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自身的公开活动,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京东原有的供应链、物流等核心优势与长板,帮助企业在新的竞争环境中找到更多发展机会,应对行业变化带来的挑战,这正是刘强东近期高频亮相的重要原因。”崔丽丽向记者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