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20日电(记者高少华)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20日在上海举行的京东云城市大会上表示,目前大模型应用迎来临界点,基础模型持续升级,深度应用正在开启,企业级市场加速爆发,数字员工上岗率将成为衡量未来企业先进性的标准。
当天,京东云在上海发布了AI算力平台、大模型开发计算平台、JoyAgent智能体2.0等九大产品,以及三大垂直行业一体机,助力企业全面重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生成企业专属数字员工,加速迈向深度应用。

曹鹏表示,“随着深度应用加速来临,数字员工的上岗率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先进性的标准。有多少工作是人工智能完成的,决定了企业未来能跑多快。新一代人工智能体成为深度应用的代表,京东云智能体正在帮助企业生成专业数字员工。同时,大规模应用爆发,也将推动AI基础设施迈向标准化。”
曹鹏认为,随着大模型全面走向深度应用,企业当下需要做好三件事:分钟级部署+零门槛接入,大模型一体机助力企业快速尝鲜大模型;深度应用全面开启,智能体重塑人工智能生产力;技术体系迎来全面重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走向标准化。
一体机作为最快速部署大模型的方式之一,是尝鲜企业级人工智能的最佳路径。过去三个月,“开箱即用”的京东云大模型一体机快速发展,全国规模化落地已突破500台。京东云20日当天发布了三大垂直行业一体机,包括医疗一体机、工业一体机、金融一体机。
在曹鹏看来,虽然大模型“超级应用”还有距离,但聚焦企业端的“深度应用”已奔涌而至,正在加速渗透到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重复劳动的场景。随着大模型及智能体技术的持续升级,行业正加速迈向深度应用阶段。
数据显示,近三个月京东大模型服务调用量爆发式增长,环比提升200%;超1.4万个智能体已经在京东内部运行;各类大模型应用已深入到京东零售、物流、医疗等细分业务场景,为超过50万个商家、超38万名快递小哥等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服务体验。
“智能体是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方向。”曹鹏表示,随着大模型的全面升级,智能体也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性飞跃,从过去被动响应需求,进化为能主动聚焦问题、精准运算、深度分析和智能决策、精准执行。京东云的智能体平台相比通用智能体,在企业应用场景方面更有优势。
随着大模型应用的深入,对企业的基础设施带来一系列全新要求和挑战。比如,以中央处理器(CPU)为中心的架构在支持人工智能原生应用上面临挑战,需要以图形处理器(GPU)为中心重塑基础设施;面对激增的推理需求,计算资源需求持续增加,企业需要思考资源投入产出问题。为此,面向大模型应用部署需求,京东云也提供了多场景、多形态、多规格的解决方案。
曹鹏表示,“大模型浪潮汹涌澎湃,京东云将持续深耕技术,不断拓展和深化大模型技术的边界与应用。同时,凭借在京东内部场景千锤百炼的深度应用经验,打造出极具性价比的技术与产品,助力更多企业重塑AI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