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5月14日讯(记者徐赐豪)进入外卖市场后,京东备受瞩目的一季报新鲜出炉。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京东净营收达30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增速创三年来新高;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13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净利润为10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1亿元大幅增长。
在财报业绩会上,京东集团CEO许冉提及外卖业务,称日均2000万单的里程碑能很快突破,这对业务发展意义重大。许冉表示,目前外卖业务发展仅几十天,诸多运营动作和系统能力尚在优化阶段,像跨品类拉动等功能也在逐步完善中。
受益于国补,零售业务同比增长16.3%
分板块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零售业务在第一季度收入达到人民币2638.45亿元,去年同期为2268.35亿元,同比增长16.3%。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28亿元,经营利润率为4.9%。
值得关注的是,京东零售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同比增长17.1%,日用百货商品收入增长14.9%。
“其实从去年开始,国家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已经取得积极的效果,以旧换新明显带动了消费的需求,在拉动家电和手机销售的同时,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许冉在今天的财报业绩会上表示。
目前来看,国补对于京东相关业务的推动作用明显。据《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今年“618”大促京东会首次整合国家补贴与京东外卖百亿元补贴等资源。
京东物流方面,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营收达470亿元,同比增长11.5%,经调整后净利润达7.5亿元,同比增长13.4%。
其中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达232亿元,同比增长13.2%;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6.3万家,同比增长13.1%,两大关键指标均实现双数增长;京东物流包含快递、快运等在内的来自其他客户的收入为238亿元。
记者注意到,京东物流正在加速构建海外供应链网络,推进海外仓、国际航线及国际快递服务能力建设,打造海外仓配“2-3日达”时效圈,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波兰华沙2号仓正式投入运营,与此前已启用的华沙1号仓、波兹南1号仓形成覆盖波兰的枢纽网络,为客户提供包括仓储、分拣、配送各环节的一站式服务。通过三仓的高效协同,京东物流不仅助力众多中国品牌快速拓展欧洲业务,也帮助越来越多的欧洲本土企业解决其供应链运营环节的痛点,推动其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
外卖等新业务亏损13.27亿元
外卖业务在内的新业务尤其值得关注。今年初,京东正式进军外卖市场,从核心零售业务出发,向即时零售和外卖领域延伸。
财报数据来看,新业务收入在一季度实现营收57.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8.70亿元增长了8.83亿元,同比增长18.1%,展现出了一定的发展潜力。然而,新业务也面临着亏损扩大的问题。
报告期内新业务亏损13.27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70亿元亏损扩大了6.57亿元;营业成本增加了5.55亿元,经营费用增加了9.85亿元,新业务的经营利润率为-23.1%,较2024年同期的-13.8%有所下降。
目前来看,京东借助对外卖赛道的投入,实现了与现有业务的协同。同时,它丰富了基于地理位置的商品供给,并升级了京东的末端配送网络。对于继续突破流量天花板的京东而言,外卖帮助其实现了用户增长和互动。
在骑手权益保障方面,2025年2月19日,京东集团宣布自3月1日起,所有京东外卖全职骑手五险一金的单位及个人缴纳部分将全部由企业承担,成为行业首个“全包”平台。这意味着一名月薪7000元的骑手,实际到手工资与未缴纳社保时持平。3月20日,京东外卖宣布,目前已与超10000名全职骑手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正逐步落实五险一金的缴纳工作。
“对于我们来说会持续给优质商家更好的佣金政策和流量,让商家能够更加专注产品的质量,最终形成一个正向循坏。”许冉在今天的财报业绩会上对于投资者关系的外卖业务的具体目标和规划时表示,在现阶段,京东会更加关注业务的规模和投资的ROI,中长期方面会去提升京东整体生态的协同效应和运营能力,为长期的健康增长提供动力。
在于外卖的数据方面,许冉在财报业绩会上透露,目前入驻的商家门店数量超过百万,日均单量截至目前没有超过2000万单。
“预计订单量很快将突破2000万单,这对外卖业务和整个京东平台的流量及新用户增长有显著拉动作用。”许冉在业绩会上进一步说道,外卖赛道被视为京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业务,短期会有一定投入,但随着规模增长,业务将释放规模效应,改善效率带来协同价值,提升配送运力和技术,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