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1 17:34:50 股吧网页版
港股打新罕见万倍认购 香港IPO市场为何能不断刷新认知?
来源:财联社

K图 08549_0

  港股IPO市场正不断以新面目示人,认购倍数更是不断刷新认知。

  10月10日,金叶国际集团以超过1.15万倍的公开发售超额认购倍数,成为港股史上首只“万倍认购股”,将打新热情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为今年首只登陆香港创业板(GEM)的公司,金叶国际的募资规模极为迷你,这为造就惊人的认购倍数提供了条件。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收2.15港元,较0.5港元的发行价飙涨330%,成交额达1.3亿港元,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关注度。

  金叶国际仅是年内港股IPO火爆现象的冰山一角。一个更为深刻的趋势是,截至目前,年内超千倍认购的新股已多达18只。与此同时,新股首日破发率骤降至23.18%,创下近九年新低。

  赚钱效应的强势回归,并非无源之水。中信证券研究分析指出,其背后是制度、资金与产业的三重坚实支撑,港交所持续的制度优化吸引了更多企业;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为打新提供了弹药;而新经济公司比重的增加,则重塑了市场的产业逻辑。

  在这一派火热景象之下,作为港股IPO“定盘星”的基石投资者,其布局逻辑的演变同样揭示了市场深层的理性选择。纵观今年市场,一个鲜明的特征是资金正愈发向优质龙头企业集中。龙头企业凭借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稳健的成长前景,更能吸引长期、大型的基石投资,这不仅为IPO成功发行保驾护航,也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的赚钱效应,形成了正向循环。

  “万倍”认购时代

  2025年对港股而言,变化无疑是巨大的。随着港股IPO募资总额领先全球,港股打新热情也重新归来。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0日,年内登录港交所的69只新股中,除了宜宾银行外,均被超额认购。46只公开认购超百倍超100倍,18只超1000倍,5只突破5000倍。而金叶国际的1.15万倍认购将市场热度推向顶峰,不仅打破历史纪录,成为港股历史上的“超购王”。

image

  作为2025年首只登陆港股GEM的新股,金叶国际的爆发并非偶然。招股书显示,该公司是香港本土老牌机电工程承建商,年营收仅1亿多港元,年度盈利千万港元级别,本次IPO募资总额仅5000万港元,扣除上市开支后净额仅3130万港元,堪称“袖珍IPO”。更关键的是,公开发售份额仅占10%,对应散户可认购金额仅500万港元,一手中签率仅为0.5%,稀缺性与市场打新热情形成强烈共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万倍认购是在监管去杠杆后的健康增长。回顾2024年,券商提供的高倍融资便利使得投资者能够“以小搏大”,从而推高了新股认购倍数。而在2025年3月香港证监会终结“百倍杠杆打新”后,超购不再依赖资金撬动,而是源于产业价值认可与资金自然流入。对比2024年全年仅5只新股超千倍认购、占比7%的表现,2025年内的比例已升至26%,市场结构显著优化。

  赚钱效应背后有三重支撑

  打新收益成为市场热情的催化剂。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市69只新股,仅16只破发,破发率降至23.18%,首日上涨数为46只,首日上涨概率为66.67%,首日平均涨幅为37.63%。其中,上市首日涨跌幅最高的今日上市金叶国际集团,上市首日的涨幅为330%。

  并且部分新股在上市之后,持续走高的氛围不减。截至10月10日收盘,年内上市的新股中,区间涨幅最高的三只港股分别为药捷安康-B,涨幅为408.51%、派格生物医药-B,涨幅为350.26%以及江苏宏信,涨幅为176%。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这一“高收益、低风险”格局的形成,离不开政策、资金与产业三方面的有力支撑。

  一是政策层面,港交所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为市场“松绑赋能”。2024年12月,港交所推出《有关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的建议》,简化审批流程并优化定价机制;2025年8月,进一步修订公开市场规定,促使新股定价更贴近市场需求。

  二是资金层面,全球流动性宽松为港股注入“活水”。2025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全球资金加速流向新兴市场,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额稳定在2000亿港元以上。充裕的流动性不仅支撑了如宁德时代H股等超大型新股的顺利发行,也推动了市场估值的整体回升。

  三是产业层面,港股IPO的“多元化拼图”正逐渐成型。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新股市场呈现出“科技+消费”双轮驱动的格局。在那些获得超千倍认购的新股中,尽管行业分布各异,但它们普遍具备一些共同特质:一是聚焦于高增长赛道,如医药生物、耐用消费品、半导体、新能源等;二是构建了坚实的核心技术壁垒。这些技术壁垒不仅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也成为其抵御市场风险的“护城河”。

  基石投资者偏爱高壁垒、大市值项目

  Livereport数据显示,年内港股有基石投资者参与的新股达57只,占86.4%。参与认购的基石总数达324家(未去重),平均每只新股有5.7家基石投资者。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合计达742亿港元,占总体IPO募资额超四成。

image

  2025年港股IPO市场基石投资者认购呈现鲜明特征。从年内港股IPO基石认购TOP20来看,头部项目成为基石资金追捧的焦点。

  在募资总额方面,宁德时代以410.06亿港元的募资额位居榜首,基石投资者认购金额达203.71亿港元,占比高达57.13%,尽显头部项目的吸金实力。紫金黄金国际募资249.84亿港元,基石认购额也达到124.68亿港元,占比52.53%,同样备受基石资金青睐。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排名靠后的正力新能,募资总额仅10.05亿港元,规模差距显著。

  基石投资者数量上,大型项目优势同样明显。宁德时代吸引了23家基石投资者,紫金黄金国际更是有29家基石投资者加持,足见其在市场上的号召力。而像富卫集团这类募资规模相对较小的项目,仅获得2家基石投资者支持,反映出小型IPO项目对基石资金的吸引力相对有限。

  从基石占比维度分析,多个项目的基石占比亮眼。宁德时代、紫金黄金国际、富卫集团、正力新能等项目的基石占比均超40%,其中正力新能基石占比更是达到61.79%。高基石占比意味着基石投资者对项目前景信心十足,愿意锁定大量股份,为项目发行筑牢根基。不过,不同项目间基石占比也存在分化,赤峰黄金、奥克斯电气等项目基石占比相对较低,显示市场对项目的认可度存在差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