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吧首页 > > 正文
  •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3-24 17:21:40 股吧网页版
珍酒李渡的“质变”逻辑:行业调整下的高质量增长范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06979_0

  在遇到行业调整时,珍酒李渡依然在稳步发展。

  3月20日晚,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全年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3.3%,主要核心指标连续四年保持增长。

  行业观察指出,2024年白酒行业面临库存消化与消费分化双重挑战,珍酒李渡通过品质提升、渠道创新、品牌塑造及践行社会责任等系统性举措,构建了差异化竞争力。公司拟派发股息7.12亿港元,同比提升16.7%,股东回报率持续提升,彰显经营质量。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收入计,2024年,珍酒稳居中国第四大酱酒企业,是贵州知名民营酒企;李渡稳居中国第五大兼香白酒品牌,并在前五大兼香品牌中继续保持领先增速。其中,湘窖、开口笑是湖南地区领先品牌。

  值得关注的是,资本市场对其逆势突围能力给予高度认可——Wind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白酒指数下跌超4%,而珍酒李渡股价逆势上涨超9%,估值逻辑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确定性”倾斜。

  从“量价博弈”到“以质破局”

  去年以来,白酒行业渠道端的库存压力逐渐传导至上游酒企,动销难题对业绩形成直接冲击。在此背景下,衡量企业健康度指标已不限于营收和净利润,毛利率、经调整净利率、经营性活动现金流等质量指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们更能穿透表象,揭示企业真实经营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2024年,珍酒李渡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毛利率58.6%、经调整净利率23.7%,同比均提升0.6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7.8亿元,同比激增116.3%,现金流健康度显著提升。

  三项核心指标背后,是公司主动优化产品结构、平衡量价关系的战略选择——以高附加值产品替代低毛利率产品,用盈利质量对冲销量波动。

  具体到品牌端,呈现主品牌稳盘、第二引擎发力的态势。

  业绩公告显示,2024年,公司旗舰品牌珍酒营业收入44.8亿元,收入占比超六成,依然是营收主力。

  第二增长引擎李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8.3%,收入占比也提升至18.6%。

  同时,珍酒李渡整体吨价提升5.5%,这表明公司在行业中的议价能力较强。

  这种“以质取胜”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公司在短期内稳定业绩,也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去年,珍酒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核心单品,推出2013真实年份、千里挑一等高端光瓶酒,赢得市场广泛好评;李渡在升级李渡1955、李渡1975大单品基础上,推出1308申遗献礼,不断提升品牌影响;湘窖推出铁盖龍匠,获得消费者认可。

  珍酒李渡集团首席财务官王连博指出:“2024年,为了健康增长,我们砍掉了珍十五、珍三十很多支线产品,这些支线产品在2023年是数亿元的体量,珍酒的基本盘一直在良性发展。”

  据悉,2025年珍酒将继续在五大区域深耕,不会盲目扩张;继续支持李渡全国化、规模化增长;湘窖也持续深耕湖南,通过龍匠产品把湘窖做大。

  白酒行业生态重构

  作为“港股白酒龙头股”,珍酒李渡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管理层的前瞻性思考与灵活的制度设计。

  当区域酒企还在依赖传统经销商体系时,珍酒创新升级“双渠道增长战略”,分别拓展传统和新兴营销渠道,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珍酒去年新调整的高档酒事业部,主要服务异业客户,收入实现高双位数增长。

  体验方面,珍酒创新体验式营销,将传统品鉴会及回厂游全面升级。“国之珍宴”品鉴会将美食、美酒、文化、艺术结合,极具感官震撼力。“圣地之旅”回厂游耗时多年打磨,将红色旅游与回厂游巧妙结合,创造了行业体验营销新高度。未来,伴随珍酒庄园的落成,珍酒的极致体验也将实现新突破。

  品质方面,珍酒始终践行高品质战略,在科研领域下足功夫。去年,珍酒分别联合天津科技大学与贵州大学开展的两项科研成果《珍酒品质特征解析及酿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贵州珍酒大曲特征特性分析及产业化应用》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鉴定,被认证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渠道方面,珍酒李渡渠道增长逻辑由“数量扩张”转变为“质量跃升”。2024年,珍酒李渡预收账款达到17.5亿元,反映了珍酒李渡经销商打款意愿积极。王连博指出,去年珍酒、李渡两个品牌单经销商收入上都有双位数的增长。

  从全价格带布局到体验式营销,从科研硬实力到渠道精细化运营,珍酒李渡正以系统性创新重塑行业逻辑,其战略不仅在于应对当下挑战,更着眼于构建“品质-体验-渠道”三位一体的长期竞争力,在消费升级与行业分化的背景下,这种以“质变”驱动“量变”的路径,或将为白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新范式。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