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优化,景气度回升为家居行业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49.8%,较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指数升至51.9%,创近六个月新高。事实上,作为与制造业高度关联的家居行业,复苏态势早有显现。8月家具类零售总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8.6%;1—8月,累计零售总额1335亿元,同比增长22.0%。从数据来看,家居市场需求修复态势延续,企业订单储备有望逐步积累。
业内人士表示,家居行业作为“制造+消费”融合的典型领域,正处于双重利好叠加期。随着消费信心回暖,新房装修刚需与存量房改造焕新需求将加速释放,叠加后续稳经济、促消费政策发力,家居企业若能聚焦产品创新与渠道服务升级,有望在市场修复中抢占先机。
生产、需求双升
随着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消费市场活力逐步释放。从零售总额来看,8月家具类零售总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8.6%;1—8月,累计零售总额1335亿元,同比增长22.0%。8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133亿元,同比下降0.7%;1—8月,累计零售额1088亿元,同比增长1.8%。

家居市场“回暖”信号在终端市场也有体现。北京商报记者“十一”期间走访多家家居卖场注意到,诸多消费者选择在假期集中踏入卖场,为家庭装修计划提前考察市场、了解产品特性与选购要点。卖场工作人员表示,假期前来咨询、了解产品的消费者人数明显有所增长。
数字商业创新顾问、数字社会学者唐兴通分析称,生产和需求数据双双抬头,说明库存被消化、预期在修复。但要警惕,中国家居行业的底盘不是靠“自然增长”,而是靠“政策托举+结构性替换”。现在的数据不是消费爆发,而是行业在“喘口气”。过去三年,家装延后需求、改善型住房、局部焕新消费在逐步释放,所以看起来生产端和需求端都在升温。
事实上,消费品行业的持续扩张,直接辐射家居、建材、装饰等终端消费领域。家居产品作为家庭消费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消费信心的逐步回暖,市场需求正在从“潜在”向“实际”转化,无论是新房装修的刚需采购,还是存量房改造的焕新需求,都有望在消费复苏的浪潮中得到进一步释放。
“AI+设计/软装”实践者及研究专家、社群/圈层运营战略及实战专家王建国表示,国内家居市场出现生产、需求双升,首先是市场经历调整后呈现的阶段性成果,这背后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有力驱动。促消费、国补等政策不仅从需求端有效拉动了家居消费,让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能力得到提升,也带动生产端的供给方积极性显著提高,供需两端在这个阶段形成了良好互动,最终促成了双升局面。
多重因素叠加
家居行业产需双升并非偶然,背后是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消费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宏观经济的持续优化为家居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促增长的政策措施。随着这些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国内经济整体呈现出回升向好的态势,进而带动了家居等大宗消费品的需求。
王建国表示,行业和企业在政策引导下的努力逐步显现成效,不仅在国内市场积极响应消费需求变化,不少企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下主动推进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为生产和需求的增长注入了动力。整体来看,这既反映出国内家居消费潜力的释放,也体现出行业在内外市场布局上的积极探索和发展态势。
从政策方面来看,消费政策的精准发力有效激发了家居市场潜力。各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促消费号召,纷纷推出家居消费补贴、以旧换新等活动。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北京、上海等地对居民购买绿色智能家电和家居产品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广州、深圳等城市则开展了家居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对居民淘汰旧家居产品并购买新家居产品给予补贴。政策的推出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同时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家居市场需求的增长。
唐兴通表示,生产、需求双升背后,首先是政策托底,其次是结构性消费替换,最后是产业端的主动出击。保交楼、旧改、以旧换新、消费券、专项贷等政策不是在刺激需求,而是在“抢救信心”。此外,大房子虽然卖不动,但小焕新、局部改造、整家定制、拎包入住在增量释放。现在不是“有需求再生产”,而是“先生产去抢盘子”。
创新与服务成关键
家居行业的发展始终与市场需求紧密相连。从市场需求来看,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对现有住房进行翻新改造,存量房改造市场潜力巨大,将为家居行业带来持续的需求增长。
在产业发展方面,智能化、绿色化正逐渐成为家居行业主要发展趋势。商务部监测的主要电商平台数据显示,“十一”假期前四天,一级能耗节能家电增长19%;智能冰箱增长20.7%,智能家居产品增长16.8%。智能家居将进一步普及,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温控等系统将更多地融入家庭生活,实现家居产品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控制。
王建国分析认为,现在诸多企业都在做创新和服务,核心可以聚焦在两个方向,一个是AI在家居行业的垂直应用,另一个是行业顺应存量时代趋势向局改、旧改赛道的迭代调整。在AI应用方面,如今已不再停留于概念,而是真正落地到实际场景中。在行业迭代方面,家居行业已经从此前的“增量市场”进入以存量市场为主的阶段,局改、旧改会是未来主导市场的消费形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创新和服务上发力。
事实上,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相继布局。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面AI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海尔的全生态布局与阿里的全栈AI能力优势,共建数字产业新生态,加速产业AI创新发展。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阿里巴巴在数字技术与生态布局上的优势,与海尔深耕智慧住居、大健康、数字经济产业三大赛道的实践高度契合。此次合作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探索。
唐兴通表示,家居行业未来的关键不是“要不要创新”,而是谁能把创新变成利润,把服务变成复购。产品创新已经退位,模式创新才是入口。现在消费者缺的是“空间解决方案”和“交付体验感”。谁从卖单品跨到卖整家、卖系统、卖生活方式,谁就能拿走未来订单。服务不是售后支持,而是前装连接。家居企业如果不把服务前置成“黏性入口”,永远只能当供应商,不可能当品牌方。